阅读课文节选,完成练习。
一天,奶奶正在做饭,忽然听见院外传来孩子们的哭声,奶奶急忙走出去看,原来是邻居家小淘气偷摘杏儿,不小心从树上掉下来了。几个小伙伴不知所措,看见奶奶过来了,都低下了头。我没好气地说:“你们这些小馋猫,摔了活该!”
奶奶快步走过去,扶起地上的小淘气。她给小淘气揉揉pì gu( ),看见他没有伤着,就转身往屋里走,快进门的时候,回过头来说:“你们先别走!”
过了一会儿,奶奶从屋里出来,手里拿着根长长的竹竿,走到树下,挑树上熟透了的杏儿往下打。不一会儿,打了二十多个。她分给小淘气和他的伙伴吃。看着几个孩子吃得那么香甜,奶奶的嘴角又挂上了微笑。我心里不高兴了,暗暗怪奶奶偏向他们。奶奶看了看我,明白了我的心思,便搂住我,xióo róng kě jū( )地说:“傻孩子,有酒大家喝才香,有果子大家吃才甜。要记住,杏儿熟了,让乡亲们尝个鲜,杏儿就会越结越多!”
打这回起,我每年都照奶奶的吩咐,把shú tòu( )了的杏儿分给小伙伴们吃。
1.根据意思,选词填空。
不知所云 不知所措 不知死活
(1)不知道怎么办才好。形容受窘或发急。 ( )
(2)形容不知厉害,冒昧从事。 ( )
(3)不知道说的是什么。指语言紊乱或空洞。 ( )
2.看拼音写词语填在文中的括号里。
3.圈出画线的句子中表示奶奶动作的词。
4.抄写奶奶对小作者的吩咐,再读一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7分)
①《泊船瓜洲》的作者是宋代诗人__________,这是一首脍炙人口的_________诗,诗中炼字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清代第一词人”纳兰性德的《长相思》是一首描写边塞军旅途中___________的佳作,词中的“________________”点明了军队行进的方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则写出了深夜时分风雪无情地把睡梦打断的情形。
②《梅花魂》中外祖父所说的梅花的精神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精神,这也正是中华民族的精神。
③《桂花雨》中母亲说的一句与“月是故乡明”异曲同工的话是“____________”
④《小桥流水人家》中描写“我”和孩子们充满童趣的活动的话是:___
阅读短文,并回答问题。
杨时是宋朝学者。他年轻时很爱好学习,非常尊敬老师。
有一次,他和一位同学在读书时为一个问题争吵起来。为了尽(jīn jìn)快找到答案,他们冒着鹅毛大雪,一同去请教大学问家程颐。
他们走到程颐家门口,守门的童子说,先生正在睡午觉(jiào jué)。杨时悄悄地对同学说:“咱们就在这儿等一会儿吧!”他们一声不响地站在门口,静静地等着。雪花的天空中飘舞,不一会儿地上便积满了雪,凛冽的寒风,吹得他们直打哆嗦。可是他们没有拂一拂身上的积雪,也没有跺跺冻僵了的脚。过了很久,程颐醒来了。当他知道门外雪地里有两个学生在等着,就急忙出去把他们拉进屋里。程颐见他们全身是雪,心疼地说:“外边雪这么大,为什么不早进屋呢?”
杨时望着程颐慈祥的面容,说:“老师,你在休息,我们怎么能惊动您呢?”
程颐被他们尊师好(hǎo hào)学的精神感动了,详细地解答了他们的问题。
(1)用“—”线画出括号里带点字的正确的读音。
(2)联系上下文,写出词语的意思。
一声不响:凛冽:
(3)你认为从文中哪个句子最能表现杨时他们尊师好学的精神?用“———— ”画出。
(4)用一句话概括故事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读了这个故事,你受到了什么教育?
(6)你知道这个故事的题目吗,写在右边的横线上:__________
默写《挑山工》一文中令你感受最深的段落。(个别没学过的字可用拼音代替)。并说明令你感受最深的原因。
(1)默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那一份浓浓的乡情
我很小的时候,我的父母到山的那一边的县城工作,把我送到了住在山里的这一边的奶奶家。
小村的春天是可爱的,活跃的。当春天的温暖取代了冬天的寒冷时,田野里的土变得松软无比。奶奶牵着我的小手,漫步在田埂上,闻着清香的的泥土气息,那种融化在大自然里的感觉,是在城里永远(体会 体味 体验 )不到的。这时候要是有乡亲经过,就会听到亲切(温柔 温热 温暖)的呼唤:“琳琳,这里是你的老家,你要好好看个够,别回城里就忘了呀!”是啊,这就是我祖祖辈辈生活的家乡,此刻我不仅仅是享受着大自然的恩赐,更重要的是,我在家乡的怀抱里,感受浓浓的乡情。
“一日之计在于晨”,随着声声鸡鸣,各家各户(陆续连续 继续)打开了门,开始了一天的工作,男的下田去了,女的做好了家务,便挽着一大篮衣服相邀到小河边。这时,搓衣声、说笑声,把小河渲染得更加欢乐。
奶奶浇菜的时候,我便蹲在菜地里,用稚气而好奇的眼光感受奶奶的吃苦耐劳。奶奶到小河边择菜,我便在河边跑来跑去捡石子,和在河边洗衣服的大人玩。玩累了,奶奶把我抱在木桶里挑着走。这时候一边是菜一边是我,奶奶脸上放射着爱的光芒,祖孙喜洋洋地回了家。遇到乡亲们可能就有了玩具,我常常会得到一些小动物,如小青蛙、小蚱蜢、小泥鳅,或者我叫不出名的小鱼;最常有的是,得到一些野花或一些菜花,小手捏着,鼻子闻着,真舒服!
有时,邻居家的大婶见我在屋外玩,(递 塞 送)给我一个刚煮熟的红薯,因为我人小个矮,小狗、小鸡经常会更我抢食,我东躲西藏,急得哇哇叫,这时大婶吆喝着给我解围,赶跑了小狗、小鸡。我舒心的笑了,捧着(温柔 温热 温暖)的红薯,心里更是(温柔 温热 温暖)无比。
上小学的时候,我离开了小村庄,我的心似乎遗落在村里了,我忘不了家乡,更忘不了那一份浓浓的乡情。
(1)用“√”。在文中的括号里选择正确的词语。
(2)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稚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渲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遗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短文主要从哪四个方面写了我对故乡的美好的记忆?请试着概括一下。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说一说,“那一份浓浓的乡情”在文中主要是通过哪些事情表现出来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短文最后一句话在朗读时,要饱含深情地读出对故乡的____________之情。
画解诗意。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1)根据句意,把“钟山”、“瓜洲”和“京口”填到相应的位置上。
(2)作者当时的船停泊在_________,从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些词可以看出这里离他的家乡并不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