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条小面包
从前,有个地方闹饥荒。一位富有的面包师把城里最穷的二十个小孩召唤来,对他们说:“这个篮子里的面包你们一人一条。在上帝带来好光景以前,你们每天都可以来拿一条面包。”
这些饥饿的孩子们蜂拥而上,围住篮子你推我嚷,因为他们每人都想拿到最大的面包。最后,当他们拿到了面包,也没有向这位好心的面包师说声谢谢,就走了。
但是格琳琴,这位衣着贫寒的小姑娘,即没有同大家一起吵闹,也没有与其他人争抢。她只是谦让地站到一步以外,等那些坏行为的孩子离去以后,才拿起剩在篮子里最小的面包。她还亲吻了面包师的手以表示感谢,然后才回家去了.
第二天,那些孩子同先前一样没有教养,抢在前面。而羞怯、可怜的小格琳琴只得到一条比头一天还小一半的面包。当她回家以后,妈妈切开面包,许多崭新、发亮的银币掉了出来。
妈妈惊奇地叫道:“立即把钱送回去,一定是揉面的时候不小心揉进去的。赶快去,格琳琴,赶快去!”当小姑娘把妈妈的话告诉面包师的时候,他说:“不,不,我的孩子,这没有错。是我把银币放进小面包里的,我要奖励你。愿你永远保持现在这样一颗平安、感恩的心。回家去吧,告诉你妈妈这些钱是你的了。”
(1)联系上下文,写出下列词语的意思.
①闹饥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蜂拥而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哪些语句中感受到小格琳琴对面包师充满了感激?请在文中用“______”画出来.
(3)为什么格琳琴得到了奖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想对文中其他的小孩说些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9.5分)
进了颐和园的大门,绕过大殿,就来到有名的长廊。绿漆的柱子,红漆的栏杆,一眼望不到头。这条长廊有700多米长,分成273间。每一间的横槛上都有五彩的画,画着人物、花草、风景,几千幅画没有哪两幅是相同的。长廊两旁栽满了花木,这一种花还没谢,那一种又开了。微风从左边的昆明湖上吹来,使人神清气爽。
(1)文中用具体数字()来说明长廊的()特点。
(2)在文中划线句子中用“·”标出动作词。(1.5分)
(3)“几千幅画没有哪两幅是相同的。”不但说明画(),而且体现了我国()和() 。
(4)作者为了写出长廊的美,主要写画和花,用“—”“-----”分别划出相关的句子。
(5)文中哪个词可看出游人的心情舒畅()。
课 外 提 优
豹子的诡计
在大森林里,一只豹不小心从树上摔下来,伤得很厉害。他一连好几天躺在床上,哎哟哎哟地叫着:“我不能再捕猎了,得赶快想个办法,我要饿死了。”他想啊,想啊,终于想出了一个办法。
豹装出快要死的样子对树上的猴子说亲爱的猴子你快去通知所有的动 物 就说我得了重病快要死了让他们一个个来看我我想和他们作最后的告别
猴子把豹的口信很快传给了森林里的动物们。大家都可怜豹,便一个一个地去看望豹。鹿去了,袋鼠去了,野猪去了……乌龟因为住得远,走得又慢,所以落在了后边。当他慢慢地爬到豹的家门口的时候,突然发现地上动物们的脚印都朝着一个方向——只有进去的,没有出来的。他想了想,一下子明白了:“噢,原来豹的家是进得去出不来的呀!哼!我还是别去看他吧!”
躺在床上的豹听见门外轻轻的脚步声,心里暗暗高兴。但是,过了一会儿,脚步声越来越远,终于听不见了。
(1)“豹”字用部首查字法,可先查()部,再查( )画;用音序查字法,可先查音序( ),再查音节()。
(2)给短文第2小节的空格处加上合适的标点符号。
(3)短文中画“”的句子是谁说的?他当时的心情怎样?这句话应该读出怎样的语气?
(4)理解“进得去出不来”的含义,读这则寓言,我明白了?
(5)发挥你的想象,请任选一个提示,给短文加一个合情合理的结尾。
提示①:豹后来怎样了?
提示②:乌龟会做些什么?
课 文 在 线
小女巫用她的魔杖在小木偶的脑袋上点了一下。
“哇——”小木偶放声大哭起来。
慢慢地,小木偶不再伤心了,脑袋也不疼了。
“小木偶,我把人类所有的表情都送给你。”小女巫说完,又用魔杖在小木偶的脑袋上点了几下。
现在,小木偶会哭,会笑,会生气,会着急,也会向别人表示同情和关心了。
老木匠说得没错,笑是很重要的。不过,要是只会笑,那可是远远不够的。
(1)照样子,写词语。
蹦蹦跳跳(AABB)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可怜巴巴(ABCC)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2)读文中画“”的句子,说说你对这一句话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现实生活中,你可能也有过类似小木偶的经历或体验,联系生活实际说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发挥你的想象,假如小木偶再次遇到小红狐,他俩之间会发生什么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读短文,按要求回答问题。
现在,小木偶会哭,会笑,会生气,会着急,也会向别人表示同情和关心了。
老木匠说得没错,笑是很重要的。不过,要是只会笑,那可是远远不够的。
(1)短文中表示人物表情的词语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2)写出近义词。
着急——( )关心——( )
(3)短文中“不过”表示________,“要是”表示________。我对这句话的理解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 外 提 优
猫头鹰和鹦鹉
猫头鹰和鹦鹉都是诗人。
有一次,鸟类举行诗歌比赛,诗神也参加了。不用说,诗的好坏要由她来评判。
第一个朗诵自己作品的是鹦鹉。它一会儿学喜鹊叫,一会儿学百灵叫,一会儿学黄莺叫,一会儿学杜鹃叫。最后它朗诵了得意之作,学主人迎客时的喊话——客人来了,请进!大伙儿连声赞叹,说它学得逼真,闭起眼睛听,简直不相信是出自摹(mó)仿。特别是学人类讲话,虽然鸟儿们很不喜欢那种粗俗的噪(zào)音,却因为只有鹦鹉学得来,仍然被认为是一种难能可贵的绝技。
诗神却皱了皱眉。
接着猫头鹰朗诵了自己的作品。它先是发出一串震撼森林的大笑,像暴风,像冰雹,使每一片草叶、每一个小虫都警醒起来。然后它大声吟唱:咕咕咕喵!咕咕咕喵!比鹰的叫声更沉毅,比猫的叫声更果敢,像大旗闪处响起一阵牛皮鼓。听了这样的吟唱,有的吃惊,有的发抖,也有的觉得心胆俱壮,跟着吟唱起来。这也是诗吗?是好还是不好呢?
最后,诗神作出判决:猫头鹰获胜!
“你根本不懂诗,你算老几?”鹦鹉大声争辩。
“安静些,”诗神笑着说:“你的诗里有各种声音,单单没有你自己的声音,除了给饱食者一点娱乐以外,没有给这个世界任何东西。猫头鹰却不然,它的诗虽然粗犷(guǎng)凌厉,一点也不悦耳,可是完全是从它自己的肺腑中流出来的。有人说,猫头鹰的声音是不祥之兆(zhào),其实它只不过如实讲出这世上还有许多老鼠,警告大家留神自己的衣箱和食品柜。假如自己不是鼠辈,又怎么会感到不祥呢?”
诗神的话是对的。可惜人们至今还是请鹦鹉居住在金丝笼里;却把猫头鹰赶得无处安身,听到它在哪里吟唱,就朝着哪里举起鸟枪。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留神( )吃惊( )果敢( )争辩( )
(2)用“”从文中找出一个比喻句,并用“像”再造一个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当诗神听到鹦鹉的朗诵时皱了皱眉头,你知道是什么原因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怎样理解鸟儿们其实很不喜欢鹦鹉所学的人类那粗俗的声音?可联系生活实际说一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为什么猫头鹰的吟唱会带给大家无比的震撼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怎样理解“你的诗里有各种声音,单单没有你自己的声音”这句话的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