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阅读吧。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汉 江 临 泛
(唐) 王 维
楚塞①三湘②接,荆门九派通。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
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③。
【注释】①楚塞:楚国的边界。战国时这一带本为楚地。
②三湘:漓湘、潇湘、蒸湘的总称,在今湖南境内。
③山翁:指晋代山简,竹林七贤山涛之子。曾任征南将军,好饮,每饮必醉。
(1) 第三、四两句诗写出了景物怎样的特点?
江水的______________,两岸青山的________________。
(2) 你认为第五、六两句中哪两个词用得妙?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从整首诗来看,作者流露出的感情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赵州桥》片段,完成下面练习。
这座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桥面两侧有石栏,栏板上雕刻着精美的图案:
有的刻着两条相互缠绕的龙,嘴里吐出美丽的水花;有的刻着两条飞龙,前爪相互抵着,各自回首遥望;还有的刻着双龙戏珠。所有的龙似
乎都在游动,真像活了一样。
这段话是围绕哪句话写的,请用“---”画出
选择正确的读音“√”。
读句子,用带点的词语造句。这座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
在正确说法的后面括号里打“√”。
(1)这一段文字一共有三句话。()
(2)第二句话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
(3)最后一句话是一个比喻句。()
(4)这一段主要写赵州桥十分美观。()
(5)这一段写了栏板上的龙的三种姿态。()这段话主要介绍了赵州桥 的特点。
这段话中的第一句在全文中起的作用是 。
阅读《盘古开天地》片段,完成下面练习。
盘古倒下后,他的身体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他呼出的气息,变成了四季的风和飘动的云;他发出的声音,或作了隆隆的雷声。他的双眼变成了太阳和月亮;他的四肢,变成了大地上的东、西、南、北四极;他的肌肤,变成了辽阔的大地;
他的血液,变成了奔流不息的江河;他的汗毛,变成了茂盛的花草树木;他的汗水,变成了滋润万物的雨露……把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
()的云()的雷声()的花草树木
()的雨露辽阔的()奔流不息的()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盘古的身体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他的双眼变成了 ;他的四肢变成了 ;他的肌肤变成了 ;他的血液变成了 ;他的汗水变成了 。这一段先总写 ,然后分别从盘古身体的每一部分来具体写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这样的构段方式叫 。
阅读《孔子拜师》片段,完成下面练习。
曲阜和洛阳相距上千里,孔子风餐露宿,日夜兼程,几个月后,终于走到了洛阳。在洛阳城外,孔子看见一驾马车,车旁站着一位七十多岁的老人,穿着长袍,头发胡子全白了,看上去很有学问。孔子想:这位老人大概就是我要拜访的老师吧!于是上前行礼,问道:“老人家,您就是老聃先生吧?”“你是——”老人见这位风尘仆仆的年轻人一眼就认出了自己,有些纳闷。这篇短文写出了孔子的旅途之苦。表明路途之遥远的词语是 ;表明途中生活艰苦的词语是 ;表明孔子求知若渴的迫切心理的词语是 ;表明孔子历尽艰辛来到洛阳的词语是 。
孔子和老子相见的地点在 。
用“ ”画出反映孔子有礼的句子。
阅读《花钟》回答问题
夏天,天亮得早,我起得也早。
大约五点钟,我去湖边跑步,做早操。看见牵牛花已经开放了,每天都是这样的。
我听见虫儿在草丛里高声鸣叫。露水很重。不知为什么,我总喜欢把那些牵牛花比作彩色的小喇叭。那些紫色的、蓝色的、粉色的小喇叭,它们每天清晨,朝着东方,播放着第一场昆虫音乐会。我想,那绿色的蔓条儿,该是电线了。
当我绕湖一周,又爬上那座小山坡,大约六点钟。我看见蒲公英也展开了它金黄色的花冠,远远望去,好像满山坡都是点点阳光在闪烁,每天都是这样。
我提醒自己,该回家了。吃过早饭,就去上学。
我知道,当牵牛花开放的时候我去锻炼;当蒲公英开放的时候,就该回家吃早饭了。我从来没有迟到过。我知道许许多多的花都按时开放着。在花的学校里,花是遵守时间的孩子。它们和我们一样。用“ ”画出文中你喜欢的一个比喻句,把 比作 。
文章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联系短文内容,选择正确的答案。
(1)本文题目的意思是:()
①花儿很漂亮,像时钟一样。
②牵牛花和蒲公英分别按一定的时间开放。
③每种花开放的时间都是一定的,可以像钟一样告诉我们时间。
(2)“我从来没有迟到过”的原因是:()
①“我”按时出去做早操,按时吃饭,按时间上学。
②“我”本来就是一个遵守时间的孩子。
③“我”掌握牵牛花和蒲公英定时开放的特点,准时做该做的事。大自然中除了花可以像钟一样告诉我们时间外,还有什么可以告诉我们时间呢?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玩出了名堂》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有一次列文虎克又在玩放大镜
他突然想到
把两片放大镜放在一起
会怎么样呢
他一试
啊
不得了
蚊子的腿看上去像兔子的腿
他越玩越带劲,就把一片放大镜固定,让另一片放大镜可以随意调节,这样就做成了一架简单的显微镜。他用显微镜()水,()水里有许多小生命挤来挤去;观察牙齿,看见里面有一种从来没有见过的小东西。他发现,除了我们平时看到的世界,还有另一个平时看不到的世界。那是一个“小人国”。“小人国”里的居民,比地球上的居民要多的多
列文虎克玩放大镜,玩出了大名堂。他最早()了微生物,发现了一个全新的世界。英国皇家学会知道了他的发现,聘请他为皇家学会会员。连英国女王和俄国沙皇也千里迢迢前去拜访他,欣赏他的“玩具”,并从“玩具”里观看新世界里的“居民”。在方框中填上合适的标点符号。
把“看见”“观察”“发现”三个词语正确地填入括号中。
列文虎克是怎样做成显微镜的?用“——”在文中画出来。
文中的“玩具”是指 ,“居民”是指 ,“小人国”是指
你认为列文虎克是一个怎样的人?从中你收到什么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