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关于细胞的叙述,不正确选项有几项 ( )
①硝化细菌、霉菌、颤藻的细胞都含有核糖体、DNA和RNA
②大肠杆菌的转录和翻译可以同时进行
③鸡血红细胞中的细胞核、线粒体和核糖体可以发生碱基互补配对
④胆固醇、磷脂、维生素D都属于固醇
⑤天花病毒、肺炎双球菌这两种病原体中均含有DNA聚合酶
A.2个 | B.3个 | C.4个 | D.5个 |
将两个抗花叶病基因H导入大豆(2n=40),筛选出两个H基因成功整合到染色体上的抗花叶病植株A(每个H基因都能正常表达),植株A自交,子代中抗花叶病植株所占比例为15/16。取植株A上的某部位一个细胞在适宜条件下培养,连续正常分裂两次,产生4个子细胞。用(只要是H基因,就能被荧光标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获得植株A的原理是基因重组,可以决定大豆的进化方向 |
B.若每个子细胞都含有一个荧光点,则子细胞中的染色体数是40 |
C.若每个子细胞都含有两个荧光点,则细胞分裂过程发生了交叉互换 |
D.若子细胞中有的不含荧光点,则是因为同源染色体分离和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
男性红绿色盲患者中一个处于有丝分裂中期的细胞和女性红绿色盲基因携带者中一个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的细胞进行比较,在不考虑变异的情况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红绿色盲基因数目比值为1:1 | B.性染色体数目比值为1:1 |
C.常染色体数目比值为2:1 | D.染色单体数目比值为2:1 |
某弃耕地存在由植物→田鼠→鼬构成的一条食物链,分析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在该弃耕地发生的群落演替为初生演替 |
B.随机扫取表层土取样,可以调查土壤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 |
C.通过标志重捕法调查田鼠种群密度时,若标记过的田鼠有部分被鼬捕食,则会导致种群密度估算值偏高 |
D.同种田鼠的不同个体之间通过生存斗争实现了共同进化 |
资源的合理使用能使产量最大化,又不影响资源的持久利用。自然种群数量增长呈“S”型曲线,假设一定面积的生态系统内,某动物种群的最大值K=200,N表示种群数量水平,根据下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曲线上的点 |
种群大小 |
(K-N)/K |
种群的增长量 |
S1 |
20 |
0.90 |
18 |
S2 |
50 |
0.75 |
38 |
S3 |
100 |
0.50 |
50 |
S4 |
150 |
0.25 |
38 |
S5 |
180 |
0.10 |
18 |
A.环境阻力对种群增长的影响出现在S4点之后
B.防治蝗虫应在蝗虫数量达到S3点后进行
C.渔业捕捞后需控制剩余量在S3
D.该动物种群在S3点时的种内竞争比S5点时更激烈
将ada(腺苷酸脱氨酶基因)通过质粒pET28b导入大肠杆菌并成功表达腺苷酸脱氨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每个大肠杆菌细胞至少含一个重组质粒 |
B.每个重组质粒至少含一个限制性核酸内切酶识别位点 |
C.每个限制性核酸内切酶识别位点至少插入一个ada |
D.每个插入的ada至少表达一个腺苷酸脱氨酶分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