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广州市政协党委曾志伟在今年年初的广州“两会”上,向人们展示了一幅长达9米的审批“万里长征图”。他说,企事业要办一个项目,从立项到审批完成,要跑20个委、办、局,53个处、室,盖108个章,需耗时799天。
材料二:河北籍“北漂”小伙小周因工作需要,需办理出国护照。前后6次,共跑了3000多公里,耗时近一年,最后在记者陪同下终于把证办好。此事经央视曝光后,有关部门对工作人员刁难办证群众问题进行了调查和处理。相关人员分别受到党纪、政纪处分。
(1)上述材料反映了什么现象?
(2)我们国家治国的基本方略是什么?根据这一治国基本方略,请谈谈政府部门应该怎么做?为什么?
(3)如果遇到类似问题,你可以通过哪些渠道反映?
材料一:"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社会理想,也是包括中国共产党在内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懈追求的社会理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共产党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
材料二:中共中央、国务院于2015年4月25日发布的《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中指出:"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内容,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事关'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要弘扬生态文化,倡导绿色生活,加快建设美丽中国,使蓝天常在、青山常在、绿水常在。"
(1)材料一中描绘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美好蓝图是什么?(至少答出两点)
(2)材料二中"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符合我国哪一项战略?这一战略的含义是什么?
(3)材料二中提及的"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具体内容分别是什么?
(4)要实现"蓝天常在、青山常在、绿水常在"的目标,你能做些什么?
材料一:2015年5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会见中国国民党主席朱立伦时强调,两岸关系处于新的重要节点上。两岸关系路应该如何走,是摆在两岸所有政党和社会各界面前的一个重大问题,攸关亿万民众福祉,需要我们大家认真思考。
材料二:2014年12月9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召开,会议要求加快推进改革开放。据统计,中国经济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持续高速增长,年增9.8%,人均GDP年增9%,使6亿人脱贫;我国名义GDP已由1980年的3090亿美元飙升到2014年的10.3553万亿美元,占全球产出比重由1.9%上升到13.3%。
材料三:据统计,丹东市第十五届人大一次会议共有代表332人,其中少数民族代表86人,占代表总数的25.9%。近年来,为了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我市累计投入资金2.41亿元,建设各类项目784个,有效地落实了"兴边富民"政策,推动了边境少数民族地区的全面发展和群众致富。
(1)材料一中要解决"两岸关系路应该如何走"的问题,我们必须遵循的方针和坚持的政治基础分别是什么?
(2)材料二表明改革开放具有怎样的作用?
(3)结合材料三,说出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是什么?
【缅怀烈士功绩】全国人大常委会决定,将每年9月30日设立为"双士纪念日"。目的是缅怀烈士功绩、弘扬烈士精神.培养公民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
(l)你建议学校可以开展哪些形式的烈士纪念活动?(至少两个)
【学习身边楷搜】2015年4月.我市唐艳、任同昌、刘敏捷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姜霜菊、李小民被评为全国先进工作者他们敬业乐群、公而忘私、勇于创新的精神正是中华民族精神在新时期的其体体现。
(2)运用教材有关知识,说明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的意义。
【传扬民族精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砚是时中华民族精神的继承、丰富和发展。其基本内容足富强、民主、文明、和讲,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3)请从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回答,青少年应如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位观?
材料一:2014年11月23日.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了咤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重大任务及重要改革举措:强调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依宪执政。
材料二:全会提出,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法治是一致的.社会主义法治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党的领导必须依靠社会主义法治。只有在党的领导下依法治国、厉行法治,人民当家作主才能充分实现,国家和社会生活法治化才能有序推进。
综上所述,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l)请结合材料一,谈谈"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的理论依据
(2)针对材料二,有同学认为:只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就能全而推进依法治国。请你评析这一观点。
【低碳出行】
走在兰州市街头,我们时常可见绿色与纯白色相间的公共自行车从身边驶过,堪称一道靓丽的风景。无论是本地市民还是外地人,都越来越多选择公共自行车这一交通工具出行。截止目前兰州市公共自行车骑行人数达到5.4万人次,打破了去年5万人次的纪录。但在公共自行车快速发展的同时,个别人恶意破坏自行车的情况依然存在。公共自行车是公共产品,每个市民都应爱护公共自行车,只有全社会形成爱护公共自行车的良好氛围,这项利国利民的好事情才能生存下去。
阅读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兰州市推出"低碳出行"的生活方式有哪些意义?(列出4点即可)
(2)在家庭生活中,你如何践行低碳生活方式?(至少写出4点)
(3)请你为低碳生活设计两条宣传标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