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历史学家章开沅曾说:“1895年中国有三个人各自作出自己一生最重要的选择:康有为选择了变法,孙中山选择了革命,张謇选择了实业”。这三人的共同目标是( )
A.建立民主共和国 | B.建立君主立宪制度 |
C.推翻清政府的统治 | D.挽救民族危亡 |
《十二铜表法》中有多条这样的规定,如“恩主诈骗被保护人的,应宣誓充作‘牺牲’,奉献于神”;以蛊术损害他人庄稼的,科处极刑;夜间窃取耕地的庄稼或放牧的,处死以祭谷神;施魔法或以毒药杀人的处死刑。上述规定共同体现了罗马法()
A.鲜明的宗教色彩 | B.同态复仇的原则 |
C.鲜明的等级特征 | D.轻罪重罚的特点 |
伯利克里如此描述雅典的民主政体:因为政权不是掌握在少数人手里,而是掌握在多数人手中。当法律对所有的人都一视同仁,公正地调解人们的私人争端时,民主政体的优越性也就得到确认。这反映出古代雅典( )
A.法律只调节私人争端 | B.法律是民主政治的保障 |
C.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 D.实行多数人的民主 |
1972年中美之间结束敌对状态,是求同存异原则的灵活运用。这一时期中美的“求同”主要体现在()
A.淡化意识形态的分歧 |
B.推动国际关系走向多极化 |
C.谋求和平解决台湾问题 |
D.遏制苏联在亚太地区扩张 |
从1957~1960年工业产值增长23倍,而农业产值却下降228%,农副产品产量急剧下降,农业生产遭到巨大破坏,农民的劳动生产积极性受到极大挫伤。针对这种情况,党和政府( )
A.提出“大办农业,全面跃进” |
B.彻底纠正“左”倾错误 |
C.掀起人民公社化运动的高潮 |
D.对国民经济进行了调整 |
下图是抗日战争时期的一幅漫画。符合其主题的是()
A.日本企图从海上封锁中国 |
B.抗日战争开始进入相持阶段 |
C.中国抗战牵制了日军的主要兵力 |
D.中国军队正在积极准备战略反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