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下图反映我国1953—1985年出现两次农业总产值增长高峰,其经济背景分别是

A.纠正“大跃进”错误、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B.实行“一五”计划、建立市场经济体制
C.进行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加入世贸组织
D.开展人民公社化运动、大力发展乡镇企业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巴黎公社起义在客观上体现了《共产党宣言》中的()

A.资本主义社会必将被社会主义社会取代的理论
B.用暴力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无产阶级统治的理论
C.将一切生产资料集中在无产阶级国家手中的理论
D.资本主义所有制已经不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理论

在一次历史知识竞赛中,主持人对选手提问:“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最基本历史条件是什么?”同时给出下列四个选项,如果你是选手,你应该选择()

A.工业革命深入发展,资本主义的弊端日益暴露
B.无产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
C.空想社会主义理论的产生与发展
D.马克思、恩格斯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活动

下列毛泽东诗词反映的历史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是()
①“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②“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③“秋收时节暮云愁,霹雳一声暴动”④“一唱雄鸡天下白,万方乐奏有于阗”

A.①②③④ B.③④①②
C.③①②④ D.①③②④

某电视台曾经采访了山东莱东县农民唐和恩老人,在他使用过的一节竹棍上,刻着他在解放战争时期支援前线所经过的路线:莱东—平度—临淄—蒙阴—临沂—徐州—萧县—宿县等地。包括了山东、江苏和安徽三省的有关城镇和村庄的地名。从以上路线可知,老人家参加的是()

A.平津战役 B.辽沈战役 C.渡江战役 D.淮海战役

胡锦涛指出:“中国国民党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军队,分别担负着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作战任务,形成了共同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战略态势。”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A.肯定了国民党军队的抗战 B.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互相配合
C.抗日军队由国共两党共同领导 D.国共两党是中国抗战的主要力量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