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纪鑫在《千古大变局》一书中,以洪秀全、曾国藩、李鸿章、张之洞、严复、慈禧、康有为、梁启超、孙中山、袁世凯、宋教仁等十一个历史人物为载体,记述了一段中国的艰难历程。据此你认为“千古大变局”应是
A.中西交汇 | B.制度改弦 | C.朝代更易 | D.战乱频繁 |
15、16世纪西班牙、葡萄牙之所以能成为近代第一批世界大国,其主要因素
①两国在海上探险方面走在最前列 ②两国是中央集权制的国家
③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 ④英法两国的力量尚不及西班牙和葡萄牙
A.①②③④ | B.①② | C.①②③ | D.①②④ |
对于印第安人而言,1492年哥伦布首次出航美洲意味着
A.“世界的发现和人的发现” | B.“开启了可怕损失的历史” |
C.“开启欧洲人扩张与征服的英雄历史” | D.“大西洋变成了一座桥梁,一个启程之地” |
16世纪初,当一名航海家宣布将要远航的消息之后,“大约有一万个‘没有工作’的贵族愿意不领取任何报酬与他一起出海航行”。欧洲的航海热及新航路开辟的原因是
①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推动
②“黄金热”的驱使
③君主专制政府的鼓励
④封建制度的发展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②③④ |
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1552—1610)曾向明皇帝进献的《坤舆万国全图》。该图以地球为一圆球,把东、西方两个已知世界汇编在同一幅地图上,引进了南北美洲、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等地理概念,并且第一次在中文地图上使用了赤道、回归线、极圈、北极等名词。你认为该图绘制的时间应该在
A.新航路开辟前 | B.新航路开辟后 |
C.工业革命时期 | D.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 |
战国以来的土地私有制主要有三种形式:君主私有土地、地主私有土地和自耕农私有土地。这三种形式的土地私有制在中国历史上消亡的时间分别是
A.1840 1949 1956 | B.1912 1949 1978 |
C.1912 1952 1956 | D.1840 1956 197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