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刻舟求剑》一文,完成第后面的题。
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根据要求,完成下列两小题。(6分)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4分)
①楚人有涉江者( ) ②其剑自舟中坠于水( )
③遽契其舟( ) ④是吾剑之所从坠( )
(2)下列各句与例句中“而”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而剑不行
A.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 B.拔山倒树而来 C.而忘操之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只标一处)。
从 其 所 契 者 入 水 求 之翻译下列句子。
(1)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2)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真鹤也。文章借助议论的方式嘲笑了楚人的愚蠢,你能说出楚人的愚蠢之处吗?
孙泰,山阳人也,少师皇甫颖,操守颇有古贤之风。泰妻即姨妹①也。先是姨老矣,以二子②为托,曰:“其长损一目,汝可娶其女弟③。”姨卒,泰娶其姊。或诘之,泰曰:“其人有废疾,非泰不可适④。”众皆伏泰之义。
尝于都市遇铁灯台,市之,而命洗刷,却银也。泰亟往还之。
中和中,将家于义兴,置一别墅,用缗⑤钱二百千。既半授之矣,泰游吴兴郡,约回日当诣所止。居两月,泰回,停舟徒步,复以余资授之,使其人他徙。于时睹一老妪,长恸数声。泰惊悸,召诘之,妪曰:“老妇尝事翁姑于此,子孙不肖,为他人所有,故悲耳。”泰怃然久之,因绐曰:“吾适得京书,已别除官,不可住此,所居且命尔子掌之。”言讫,解维而逝,不复返矣。
【注释】①姨妹:姨母的女儿。②二子:两个女儿。③女弟:妹妹。④适:嫁。⑤缗(mín):穿钱的绳。下列句中的“以”与“以二子为托”中的“以”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不以物喜 | B.令辱之,以激怒其众 | C.贻以金钗 | D.卷石底以出 |
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孙泰极重仁义。姨母生前曾将两个女儿托付给他,并希望他日后与其次女结百年之好;但孙泰却在姨母去世之后,娶了姨母有眼疾的长女。 |
B.孙泰不贪非分之财。他曾购得一铁灯台,洗刷时发现是银制品,他就立即赶回去,将灯台还给卖主。 |
C.孙泰非常仁慈。他花两百贯购买一别墅,见一老妇大哭不止,问明情况后,便说自己将要升官,升官后就可以将别墅送给老妇人。 |
D.孙泰施恩不图回报。他本来打算搬家到义兴,却因老妇人之故,不仅家未搬成,还为别墅倒贴了钱,但他对老妇有恩却不求报答——坐船离去,一去不返。 |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①众皆伏泰之义伏:_______________ ②将家于义兴家:________________
③吾适得京书适:________________ ④言讫讫:_______________翻译下列句子。
⑴既半授之矣,泰游吴兴郡,约回日当诣所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老妇尝事翁姑于此,子孙不肖,为他人所有,故悲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陈涉世家》选段,完成后面题目。
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吴广者,阳夏人也,字叔。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曰:“苟富贵,无相忘。”佣者笑而应曰:“若为佣耕,何富贵也?”陈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谪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吴广以为然。乃行卜。卜者知其指意,曰:“足下事皆成,有功。然足下卜之鬼乎!”陈胜、吴广喜,念鬼,曰:“此教我先威众耳。”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又闲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卒皆夜惊恐。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在文中的意思。(如涉及通假字,必须答出该字的意思。)
(1)辍耕之垄上()(2)天下苦秦久矣()
(3)为天下唱()(4)固以怪之矣()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线句子的意思。
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请用两个四字词语概括出陈胜用以“威众”的两件事
(1) (2)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完成文后问题。
葛婴至东城,立襄强(人名)为楚王。婴后闻陈王已立,因杀襄强,还报。至陈,陈王诛杀葛婴。
陈胜已为王。其故人尝与庸耕者闻之,之(到)陈,扣宫门曰:“吾欲见涉。”宫门令欲缚之。自辩(争辩)数(几次),乃置(放),不肯为通(通报)。陈王出(出游),遮道(挡在道路中间)而呼涉。陈王闻之,乃召见,载与俱归。入宫,见殿屋帷帐,客曰:“伙颐(伙伴)!涉之为王沉沉者!”客出入愈益发舒(在宫殿中进出更加随意),言陈王故情(以前的事情)。陈王斩之。
(1)用自己的概括故事的内容
(2)上文中陈胜的做法与课文《陈涉世家》选段中的哪些语句正好相反?请把《陈涉世家》的这些语句摘录在下面横线上。
(3)请你结合所给古文语段内容,说说陈涉是怎样的一个人?
阅读下面两篇选文,完成后面题目。(共14分)
【甲】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夹岸高山,
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心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节选自《与朱元思书》)
【乙】崇桢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潮。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是日更定矣,争挐①一小舟,拥毳②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③,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④,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而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⑤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
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选自《陶庵梦忆》)
【注】①挐:撑(船)。②毳(cuì)衣:毛皮的衣服。③凇:水气凝成的冰花。沆砀(hàng dàng ):天上的白气。④芥:比喻细微,微小。⑤①白:酒杯。解释选文中加点字的意思。(4分)
(1)互相轩邈 (2)窥谷忘反
(3)上下一白 (4)及下船 下列句中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 )
A.急湍甚箭/人之所欲莫甚于生 | B.百叫无绝/以为妙绝 |
C.余强饮三大白/项为之强 | D.问其姓氏/其真无马邪 |
翻译下列句子。
(1)横柯上蔽.在昼犹昏。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甲文通过描写富春江的山水,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甲乙两文画线句都写环境的幽静,但艺术手法不同,请简析。
阅读下面两个文言语段,完成后面问题 。
【甲】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乙】(魏文侯)使乐羊伐中山,克之;以(之)封其子击①。文侯问于群臣曰:“我何如主②?”皆曰“仁君。”任座③曰:“君得中山,不以封君之弟而以封君之子,何谓仁君?”文侯怒,任座趋④出。次问翟璜,对曰:“仁君。”文侯曰:“何以知之?”对曰:“臣闻君仁则臣直。向者任座之言直,臣是以知之。”文侯悦,使翟璜召任座而反之,亲下堂迎之,以为上客。
【注】①击:魏文侯的儿子。②何如主:怎样的君主。③任座:人名,魏国的大臣④趋:快走。请用斜线(/)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每句标一处。
(1) 齐 地 方 千 里(2)文 侯 问 于 群 臣解释选文中加点的字词。
①臣诚知不如徐公美()②面刺寡人之过者()
③使乐羊伐中山,克之()④使翟璜召任座而反之 ()把下面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①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译文:
②向者任座之言直,臣是以知之。
译文:邹忌和翟璜都是规劝自己的国君除弊,试对他们两人的规劝方式的异同及结果进行比较。
①方式相同处:
②方式不同处:
③规劝结果:
文言文阅读(12分)
《孙亮辨奸》
孙亮暑月游西苑,方食生梅,使黄门①以银碗并盖就中藏吏取蜜。黄门素怨藏吏,乃以鼠矢②投蜜中,启言藏吏不谨。亮即呼吏持蜜瓶入,问曰:“既盖覆之,无缘有此。黄门不有求于尔③乎?”吏叩头曰:“彼尝从臣贷宫席④不与。”亮曰:”必为此也,亦易知耳”。乃令破鼠矢,内燥,亮笑曰:“若先在蜜中,当内外俱湿;今内燥者,乃枉之耳。”于是黄门服罪⑤。
①黄门:指宦官。②矢:同“屎”③尔:第二人称代词,你。④席:褥子。⑤服罪:伏法、认罪。下列加点文言实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使黄门以银碗并盖就中藏吏取蜜(派、让)人恒过然后能改(错误、过错) |
B.黄门素怨藏吏(向来、平时)曾益其所不能(增加) |
C.彼尝从臣贷宫席不与 (借)此皆良实,志虑忠纯(忠诚纯洁) |
D.今内燥者,乃枉之耳(冤枉)在宋城上而待楚寇矣(入侵) |
下列各项中加点虚词意义、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乃令破鼠矢宋莫能守,乃可攻也 |
B.黄门不有求于尔乎所欲有甚于生者 |
C.乃以鼠矢投蜜中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
D.今内燥者,乃枉之耳行道之人弗受 |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彼尝从臣贷宫席不与。
(2).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内容理解
(1).孙亮是根据什么判断出藏吏是被黄门冤枉的。(用原文回答)
(2).读了这篇短文,你从文中的人物身上得到了什么启迪?任选一个角度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