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中石兽》
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
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
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1)曳铁钯 (2)溯流 解释下列加点字。
(1)山门圮于河 (2)尔辈不能究物理
(3)啮沙为坎穴 (4)据理臆断 翻译句子。
(1)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2)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选择题。
讲学家和老河兵都说到了“石性坚重,沙性松浮”,但他们对沉在河中的石兽作出的结论是完全不同的。讲学家据此得出的最终结论是____①_____(A.尔辈不能究物理;B.是非木柿,岂能为暴涨携之去?C.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D.沿河求之,不亦颠乎?);老河兵的最终结论则为_____②__(A.水不能冲石;B.再转不已,遂反朔流逆上矣;C.求之下流,固傎;D.石必倒掷坎穴中)。为什么“学者”的结论是荒唐的,而“老河兵”的结论是正确的?从中你有什么收获?
(三)文言文阅读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棉、允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
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解释句中加线的词语。
①先帝不以臣卑鄙:②遂许先帝以驱驰:
③深入不毛:④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划线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此皆良实 用心良苦 | B.晓畅军事 家喻户晓 |
C.死节之臣 节衣缩食 | D.计日而待 千方百计 |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②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选段中写道:“愿陛下亲之信之”。诸葛亮认为“陛下亲之信之”的具体做法应当是:① ;②。(用原文回答)
.结合《出师表》全文,说说诸葛亮为什么要在出师之前竭力规劝刘禅任用贤能。
.诸葛亮是智慧的化身,小说《三国演义》中有很多事例足以体现这一特点,如“摆八卦阵”,,。
.回答下列问题。(4分)
(1)诸葛亮认为蜀军北伐的有利条件是什么?(原文回答)
(2) 诸葛亮在本文中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和决心
(三)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20—22题。(8分)
濠州定远县①一弓手②,善用矛,远近皆服其能。有一偷亦善击刺,常蔑视官军,唯与此弓手不相下,曰:“见必与之决生死。”一日,弓手者因事至村步③,适值偷在市饮酒,势不可避,遂曳矛而斗。观者如堵墙。久之,各未能进。弓手者忽谓偷曰:“尉④至矣,我与汝皆健者,汝敢与我尉马前决生死乎?”偷曰:“诺。”弓手应声刺之,一举而毙,盖乘隙也。
(选自沈括《梦溪笔谈》)
【注释】①濠州定远县:地名,今属安徽。②弓手:又称弓兵,宋代地方治安军之一。③村步:村埠头。步,通“埠”,码头。④尉:指县尉,维持本县治安。.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3分)
A.善(善于、擅长)用矛 | B.一举而毙(杀死) |
C.适值(刚好)偷在市饮酒 | D.弓手者忽谓(对……说)偷曰 |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2分)
汝敢与我尉马前决生死乎?.根据选文,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弓手在与小偷的决斗中取胜的原因。(3分)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7—19题。(8分)
【甲】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因屏人曰:“汉室倾颓,奸臣窃命,主上蒙尘。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遂用猖蹶,至于今日。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
【乙】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沪,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3分)
①由是先主遂诣亮②欲信大义于天下③恐托付不效.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2分)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刘备说自己“智术浅短”,你怎么看?结合两则选文内容说说你的看法和理由。(3分)
(二)陆绩怀橘
陆绩,三国时吴人也。官至太守,精于天文、历法。绩年六,于九江见袁术(当时的大豪强)。术令人出橘食之。绩怀(装到怀里)三枚临行拜辞术而橘坠地。术笑曰:“陆郎作客而怀橘,何为耶?”绩跪对曰:“是橘甘,欲怀而遗(送)母。”术曰:“陆郎幼而知孝,大必成才。”术奇之,后常称说。.用“/”划分下边句子节奏(划两处,4分)。
绩怀三枚临行拜辞术而橘坠地.翻译:是橘甘,欲怀而遗母。
.请你结合文章内容说说陆绩是一个怎样的人。
(一)阅读《以虫治虫》,完成9—12题。(14分)
元丰中,庆州界生子方虫,方为秋田之害。忽有一虫生,如土中狗蝎,其喙有钳,千万蔽地;遇子方虫,则以钳搏之,悉为两段。旬日子方皆尽,岁以大穰。其虫旧曾有之,古人谓之“傍不肯”。.解释划线的词。(4分)
(1) 庆州界生子方虫( ) (2)千万蔽地( )
(3)悉为两段( ) (4) 以钳搏之 ( ).用现代汉语写出“旬日子方皆尽,岁以大穰。”的意思。(3分)
.“以虫治虫”中两个“虫”分别指什么?(4分) 指和 。
、现代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在防治病虫害方面有很多办法,我们还需要生物防治吗?请谈谈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