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文言文阅读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棉、允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
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解释句中加线的词语。
①先帝不以臣卑鄙: ②遂许先帝以驱驰:
③深入不毛: ④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划线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 A.此皆良实 用心良苦 | B.晓畅军事 家喻户晓 |
| C.死节之臣 节衣缩食 | D.计日而待 千方百计 |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②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选段中写道:“愿陛下亲之信之”。诸葛亮认为“陛下亲之信之”的具体做法应当是:① ;② 。(用原文回答)
.结合《出师表》全文,说说诸葛亮为什么要在出师之前竭力规劝刘禅任用贤能。
.诸葛亮是智慧的化身,小说《三国演义》中有很多事例足以体现这一特点,如“摆八卦阵”, , 。
.回答下列问题。(4分)
(1)诸葛亮认为蜀军北伐的有利条件是什么?(原文回答)
(2) 诸葛亮在本文中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和决心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12分)
黔之驴
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蔽林间窥之。稍出近之,慭慭然,莫相知。
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已也,甚恐。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稍近,益狎,荡倚冲冒。驴不胜怒,蹄之。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因跳踉大阚(加口字旁),断其喉,尽其肉,乃去。解释划线字的意思。
(1)虎大骇 () (2)觉无异能者 ()(3)虎因喜()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稍近,益狎,荡倚冲冒。驴不胜怒,蹄之。
(2)因跳踉大阚(加口字旁),断其喉,尽其肉,乃去。写出出自这个故事的两个成语。
对老虎采用了哪些描写方法,作用是什么?
这则寓言的寓意是什么?
阅读下面甲、乙两段文言文,回答小题。
(甲)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yi)丽。朝(zhao)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乙) 靖郭君将城薛①,客多以谏。靖郭君谓谒②者:“无为客通”。齐人有请者曰:“臣请三言③而已矣!益一言,臣请烹。”靖郭君因见之。客趋而进曰:“海大鱼。”因反走。君曰:“客有于此。”客曰:“鄙臣不敢以死为戏。”君曰:“亡④,更言之。”对曰:“君不闻大鱼乎?网不能止,钩不能牵,荡⑤而失水,则蝼蚁得意焉。今夫齐,亦君之水也。君长有齐阴⑥,奚以薛为?失齐,虽隆薛之城到于天,犹之无益也。”君曰:“善。”乃辍城薛。
【注】①薛:靖郭君的封地。②谒:引宾客进见。③言:字。④亡:同“无”。⑤荡:放肆,任性。⑥阴:同“荫”,荫庇。解释下面句子中划线的词语。
(1)今齐地方千里地方:
(2)益一言,臣请烹益:翻译下面的句子。
(1)皆以美于徐公:
(2)臣请三言而已矣:“王之蔽甚矣”的根本原因是什么?结合(甲)文内容用自己的语言概述。
前人在评论(乙)文时对“海大鱼”三字连连称“妙”,通读全文,你认为妙在何处?
两文都讲劝谏术,简要说明(甲)的邹忌与(乙)文的“客”在劝谏方法上有何不同?
文言文阅读
【甲】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岳阳楼记》)
【乙】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醉翁亭记》)解释下列划线词语。
①微斯人②伛偻提携③杂然而前陈者④觥筹交错【甲】文中的“进”是指“”,“退”是指“”。
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①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②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岳阳楼记》骈散交替,叙议结合,文质兼美,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B.《岳阳楼记》表达了作者“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政治理想。
C,别贬为滁州知州。《醉翁亭记》表现了他随遇而安,与民同乐的旷达情怀。
D.欧阳修在北宋的文学革新运动中,建立了清新、秀美、刚健、婉转的文学风格,《醉翁亭记》就是他文学主张的最好艺术实践。
13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题目。
(一)
赵简子游于西河而乐之,叹曰:“安得贤士而与处焉?”舟人古乘跪而对曰:“夫珠玉无足,去此数千里而所以能来者,人好之也。今士有足而不来者,此是吾君不好之乎?”赵简子曰:“吾门左右客千人,朝食不足,暮收市征;暮食不足,朝收市征。吾尚可谓不好士乎?”舟人古乘对曰:“鸿鹄高飞远翔,其所恃者六翮①也。背上之毛,腹下之毳,无尺寸之数,去之满把,飞不能为之益卑;益之满把,飞不能为之益高。不知门下左右客千人者,有六翮之用乎?将尽毛毳也?”
(二)
叔向见韩宣子②,宣子忧贫,叔向贺之。
宣子曰:“吾有卿之名,而无其实,无以从二三子,吾是以忧。子贺我,何故?”
“夫郤昭子,其富半公室,其家半三军,恃其富宠,以泰于国,其身尸于朝,其宗灭于绛。不然,夫八郤,五大夫三卿,其宠大矣,一朝而灭,莫之哀也,唯无德也。今吾子有栾武子之贫,吾以为能其德矣,是以贺。若不忧德之不建,而患货之不足,将吊不暇,何贺之有?”
宣子拜稽首焉,曰:“起也将亡,赖子存之。非起也敢专承之,其自桓叔以下,嘉吾子之赐。”
【注释】①六翮:指鸟翅上面的六根大羽茎。②韩宣子,名起,晋国大夫。栾武子,晋国上卿。桓子,是其儿子:怀子,是其孙子。郤昭子,晋国之卿,郤氏家族有五大夫三卿,是显贵之族。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飞不能为之益卑(自卑) | B.益之满把(增加) |
| C.而赖武之德 (依赖) | D.及怀子改桓之行(等到) |
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意思相同的两项是
| A.安得贤士而与处焉安求其能千里也 |
| B.今士有足而不来者环而攻之而不胜 |
| C.使越于诸侯曹操比于袁绍 |
| D.吾以为能其德矣其真无马耶 |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①夫珠玉无足,去此数千里而所以能来者,人好之也。
②吾有卿之名,而无其实,无以从二三子,吾是以忧。舟人古乘让赵简子心服,叔向让韩宣子感激不尽,他们说理的方法和目的有什么不同?请结合文章,作简要评析。
仰古人之风范:阅读下列文言文答题
诸葛亮之为相国也,抚百姓,示仪轨①,约②官职,从权制③,开诚心,布公道;尽忠益时者虽仇必赏,犯法怠慢者虽亲必罚,服罪输情④者虽重必释,游辞巧饰者虽轻必戮;善无微而不赏,恶无纤而不贬;庶事精炼,物⑤理其本,循名责实,虚伪不齿;终于邦域之内咸畏而爱之刑政虽峻而无怨者以其用心平而劝戒明也。可谓识治之良才,管、萧之亚匹⑥矣。然连年动众,未能成功,盖应变将略,非其所长欤!”
(节选自陈寿《三国志·诸葛亮传》)
【注释】①仪轨:礼仪法度。②约:省减,简约。③权制:合乎时宜的制度。④服罪输情:认罪并表示悔改。⑤物:指人,百姓。⑥亚匹:同一流人物。亚:同类。解释下列语句中划线词。
(1)抚百姓,示仪轨
(2)尽忠益时者虽仇必赏
(3)犯法怠慢者虽亲必罚
(4)终于邦城之内,咸畏而爱之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语的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组是()
| A.诸葛亮之为相国也 | B.服罪输情者虽重必释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虽我之死,有子存焉 |
| C.以其用心平而劝戒明也 | D.刑政虽峻而无怨者 |
以昭陛下平明之理鸣之而不能通其意用“/”为下列句子断句
终于邦域之内咸畏而爱之刑政虽峻而无怨者以其用心平而劝戒明也请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善无微而不赏,恶无纤而不贬。作者称赞诸葛亮是“识治之良才”,请结合课文《出师表》加以说明。
积累链接:
陆游曾称赞《出师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