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常用下列装置来制取氧气:
(1)写出图中有标号仪器的名称:a 、b 。
(2)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来制取氧气时,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填序号),其中二氧化锰起 作用。
(3)用氯酸钾制取氧气时,发生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
(4)用E装置收集氧气的依据是 ,检验氧气是否集满的方法是 。
(5)实验室常用氯化铵固体与碱石灰固体共热来制取氨气。常温下NH3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NH3极易溶于水。制取并收集NH3,应该从上图中选择的是 和 (填序号)。
根据金属活动顺序表的的有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用Mg、Zn、Cu三种金属分别与稀盐酸反应,根据金属与稀盐酸反应的,可以判断金属活动性强弱的顺序。
(2)用Zn分别与MgCl2、CuCl2溶液反应,也能判断金属活动性顺序,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三种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若将一定质量的Zn放入CuCl2和MgCl2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所得固体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
右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试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t1℃时,100g水中溶解20g甲,溶液刚好饱和;那么,50g水中溶解g乙,溶液达到饱和;
(2)t2℃时,比较两物质的溶解度大小:;
(3)t1℃时,若要将甲物质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用的方法是
(写出一种即可);
(4)若要从甲中含有少量乙的混合溶液
中提纯甲,可用的方法是。
2011年3月,日本地震引发福岛第一核电站的放射性物质碘—131外泄。人体的甲状腺会吸收放射性碘—131,并对甲状腺造成损伤。碘片可减少甲状腺对碘—131的吸收。请回答下列问题
(1)碘—131原子的原子核带53个单位的正电荷,则该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
(2)我国在一些极少数地区也检测到极少量的碘—131,这说明微粒是(运动或静止)的;
(3)碘片中的“碘”指的是(选填“分子”,“原子”或“元素”),如果人体内缺碘会导致;
(4)福岛第一核电站机组反应堆芯释放出的高温氢气接触外界的氧气发生剧烈反应,导致连续爆炸。氢气爆炸时的化学方程式为。
在点燃条件下,A和B反应生成C和D。反应前后分子种类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下所示。
请回答以下问题:
(1)1个B分子中含有______个原子;
(2)A中氮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为;
(3)4种物质中,属于化合物的是(填图中字母);
(4)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
(5)在该反应中,生成C和D的质量比为(计算结果用最简整数比表示)。
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请用数字和符号表示下列粒子:①3个氢分子;②5个硫酸根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