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铁杵磨针
磨针溪,在眉州象耳山下。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过小溪,逢老媪方磨铁杵,问之,曰:“欲作针。”太白感其意,还卒业。媪自言姓武。今溪旁有武氏岩。
【注释】①媪(ǎo):年老的妇人。②杵(chǔ):棒槌。③卒业:完成学业。
1.解释文中加点字的意思。
去(      )   方(      )   欲(      )   还(      )
2.解释下列句子中“之”字指代的意思。
(1)问之,曰:“欲作针。”(      )
(2)学而时习之。(      )
3.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科目 语文   题型 文言文阅读   难度 困难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课文精彩回放。
学弈
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这篇短文选自《 》。 是我国古代的思想家、教育家。
请将短文中括号内的内容补充完整。
根据下面的意思,在原文中找出相对应的语句抄写在横线上。
只听弈秋讲课。
通过学弈这件小事,作者的意图是想说明一个什么道理?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战国时,齐宣王喜欢听竽,他()叫许多人一齐吹给他听。有个男郭先生,从来不会吹竽,也混了进来。每当演奏时,他就()鳃帮,()竽眼儿,装出会吹的样子,()得到了和别人一样多的俸禄。齐宣王死了,他的儿子齐湣王也喜欢听吹竽。可是他不要许多人一齐吹,而要一个一个地单独吹。南郭先生只好逃走了。
在文中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
联系上下文理解“俸禄”的意思。
俸禄:
“滥竽充数”中的“滥”指什么?为什么南郭先生“只好逃走了”?这则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蚌方出曝(pù),而鹬啄其肉,蚌合而(qián)其(huì)。鹬(yuē):“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蚌。”蚌亦谓鹬曰:“今日不出,明日不出,即有死鹬。”两者不肯相舍,渔者得而并禽之。
解释加点的词

用课文中的原话来解释下面语句。
(1)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今日不出,明日不出,即有死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的古文,回答问题
王戎七岁,尝与小儿。看道边李树多折枝。诸儿走取之,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
解释划线的词语。
①诸:
②游:
③子:
④竞:
⑤信然:
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王戎七岁,尝与小儿游。

②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

从故事中,我们看出王戎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的问题。
管宁、华歆园中锄菜,见地有片金,管挥锄与瓦石不异,华去之。又同席读书,有乘轩冕过门者,宁读如故,歆废书出看。宁割席分坐曰:子非吾友也。
解释划线的词语。
共:
锄菜:
不异:
捉:
掷:
尝:
乘轩冕:
废书:
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管宁、华歆园中锄菜,见地有片金,管挥锄与瓦石不异,华去之。
译文:
②又同席读书,有乘轩冕过门者,宁读如故,歆废书出看。
译文:
管宁为什么与华歆割席断交?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