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 与 狗
一只骨瘦如柴的狼,遇到了一只高大威猛但正巧迷了路的狗,狼真恨不得扑上去把它撕成碎片,但又寻思自己不是对手。于是狼满脸堆笑,向狗讨教生活之道。
狗神气地说:“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你要想过我这样的生活,就必须离开森林。你瞧瞧你那些同伴,都像你一样脏兮兮饿死鬼一样,生活没有一点保障,为了一口吃的都要与别人拼命。学我吧,包你不愁吃和喝。”
“那我可以做些什么呢?”狼疑惑地眨巴着眼问。
“你什么都不用做,只要摇尾乞怜,讨好主人。”
狼沉浸在这种幸福的体会中,不觉眼圈都有些湿润了,于是它跟着狗兴冲冲地上了路。路上,它发现狗脖子上有一圈皮上没有毛,就纳闷地问:“这是怎么弄的?”
狗搪塞地说:“小事一桩。”
狼停下脚步:“到底是怎么回事?你给我说说。”
“很可能是拴我的皮圈把脖子上的毛磨掉了。”
“怎么!难道你是被主人拴着生活的,没有一点自由了吗?”狼惊讶地问。
“只要生活好,拴不拴又有什么关系呢?”
“这还没有关系?不自由,不如死。吃你这种饭,给我开一座金矿我也不干。”
说罢这话,饿狼扭头便跑了。
1.“狼沉浸在这种幸福的体会中”的“幸福的体会”指___________________。
2.“饿狼扭头便跑了”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支持狼还是狗的观点?说说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卧室在二楼,床头有一个写着“休息”二字的开关。主人在睡觉前,只要按一下开关,整栋房子便进入“休息状态”。除走廊等处留有(必要、需要)的灯光外,其他地方的灯全部熄灭。这时,没有关闭的窗户自行关闭,空调系统(减弱、减少)风力,房子四周的防盗报警装置进入工作状态。这一切将(继续、持 续)到第二天早晨主人起床为止。
(1)选择文中括号内恰当的词打“√”。
(2)用“”画出短文的中心句。
(3)下列不属于文中所说的“休息状态”是()
| A.没有关闭的窗户自行关闭。 | B.空调系统风力减弱。 |
| C.房子四周的防盗报警装置进入工作状态 | D.整个房子所有的灯全部熄灭。 |
我会读阅读课文填空
人类在上百万年的历史中,一直生活在一个(依靠 依赖)自然的农耕的社会。那时没有电灯,没有电视,没有收音机,也没有汽车。人们只能在神话中用“千里眼”“顺风耳”和腾云驾雾的神仙,来(寄托 托付)自己的美好愿望。我们的祖先大概谁也没有料到,在最近的一百年中,他们的那么多幻想纷纷变成了现实。20世纪的(成果 成就),真可以用“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来形容。
(1)用“√”选择文章括号内正确的词。
(2)那时没有电灯,没有电视,没有收音机,也没有汽车。“那时”是指()
A原始社会 B农耕社会 C新社会
(3)“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在本文中的意思是:
A科学给世界带来了美丽的景色。
B科学成果像梨花一样开满枝头。
C表现了先到科学技术成就变化之快变化之大,是人们始料不及的。
我会读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换活儿”
草棚里住着老黄牛,大青马和小黑驴。多少年来,一直是牛耕田,马拉车,驴磨面,各尽其职,干得不坏。可是,时间一久,它们就不满自己的工作了。
一天晚上,老黄牛说:“我天天跟泥土打交道,真没意思。马兄弟不错,整天拉着车儿到处跑,一路上游山观景,多带劲啊!”
“你知道个啥!”大青马不服气地嚷着,“我天天在外面跑呀,四只蹄子没个停,身上一直流汗,实在累得很呀!我看驴小弟才好呢,干(ɡānɡàn)活连大门也不出,真够舒服的。”
“可不是这样,”小黑驴反驳道,“我天天关在磨( mó mò)房里,眼睛遮起来,啥也看不见,一个劲儿围着磨盘转(zhuǎn zhuàn),转个没完,黄牛老才舒服呢,干活像散步一样。”
“哞——拉车才好呢!”牛说。
“磨(mó mò)面才好呢!”马说。
它们的嗓门一个高过一个,差点儿把草棚顶冲破。
“这样吧!”老黄牛说,“干(ɡānɡàn)脆,咱们把活换一下吧!”
“这个主意好!”大青马、小黑驴都表示赞成。
第二天,它们都高高兴兴地干起新活儿,老黄牛拉车,大青马磨面,小黑驴耕田。
大家干了一天,到了晚上,老黄牛、大青马、小黑驴就互相埋(mái mán)怨起来了。老黄牛懊丧地说:“别说了,我真傻,怎么看上拉车的活儿,车子一上路,便不停地跑,哪有工夫游山观景!”
大青马也垂头丧气地说:“别说了,我原想麻面这活儿不错,谁知不用劲,磨不动,劲用多了,麻盘也被拉塌了。”
小黑驴更为后悔,它说:“干耕田这活儿看着是慢慢悠悠的,但拉起来却很重,我拼死也干不了这活儿,都是老牛哥不好,想出了换活儿这个坏主意。”
算啦谁也不怪谁啦这个主意是大家赞成的大青马叹口气说现在看来大家都觉得还是各自干本分(fēn fèn)的活儿合适以后咱们谁也不要再异想天开啦
就这样它们把活儿又换回来,大家都安心的干好自己的工作。
(1)给带点的字从括号里选择正确的读音。
(2)给文章倒数第二自然加上标点。
(3)“各尽其职”的意思是:
在本文中指:
(4)根据段意,给文章分段,用“||”标出。
第一段:老黄牛、大青马、小黑驴不满意自己的工作。
第二段:老黄牛提出大伙互相换活儿,就互相埋怨起来。
第三段:它们干了一天新活儿,就互相埋怨起来。
第四段:大家又把活儿换回来,各自安心干自己的工作。
(5)读了这篇文中,你有什么话说?
我会读阅读课文填空
我现在是多么怀念我的那位班主任和我的妈妈呀。班主任温和又严肃的面容和妈妈那满含着忧愁的眼神,好像还在我的眼前。让我们一起记住“尺有所短,寸有所长”这句名言吧!一个人如果总是用自己的长处去比别人的短处,那么他不但会停止前进,还会孤独没有同伴,十分寂寞;如果他能不断找出自己的短处,不断发现与学习别人的长处,他就会飞快地进步,越来越奋发乐观.
(1)把文中画横线的部分用一个成语代替。
(2)根据意思在文中找出相应的词语
“尺和寸放在一起,尺比寸长,但尺和更长的东西相比就显得短了;寸虽然很短,但寸和比它小的东西相比,它又显得长了”
(3)根据课文回答:
怎样才能是使自己进步,越来越乐观?
我会读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春天的阳光特别的温暖,天地间的万物都苏醒过来了。天刚亮,树林里就传出了鸟儿的欢叫声。傍晚,青蛙都从冬眠中走了出来,在田野里叫个不停。昆虫们都纷纷地行动起来了。
春来了,花园里的花开得更加(娇矫)艳。山上山下的桃花,千树万枝就像火焰一般地怒放了。小区里弯弯曲曲的小路旁,也开出了野花,小野菊也一丛丛由草堆里攒出头来,有白的、有红的、有黄的、还有紫的……它们都在竞相开放,争妍斗艳。
春来了,青青的小草长得也很特别。在阳光下,草儿快乐地挺直了腰(杆秆)。分布在广州市区的绿地上,像一块块柔软的地毡,郊外绿油油的一大片,一眼望不到边。小区的墙角下也长出了小草,新生的绿草笑目般地站立在地上。像是在和低着头的薄公英说着绵绵的情话。
春来了,树木长得更加茂盛了,枝头上也吐出了嫩绿的叶子。连一片黄叶都看不见了,风雨吹洗过的莽莽林海翠浪翻卷,千枝万叶洁净无尘。
春来了,火车站里人山人海。他们提着旅行袋、背着行装(川穿)流不息,原来是南来北往的打工族,他们一个个精神饱满,回到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学生们都背着书包上学去了,他们穿上了色彩鲜艳的校服,一个个兴高采烈走进鲜花盛开的校园。
春来了,面对着这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我(豪毫)情满怀。情不自禁地挥笔疾书“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
(1)请给短文加个恰当的题目。
(2)我会划去文段中不正确的字。
(3)照样子,写词语。
人山人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绿油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按照短文内容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
()的地毡()的校园()的校服
()的打工族()的叶子()的树木
(5)在短文中,作者主要描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景物。
(6)写出文中的一句格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喜欢的另一句格言是: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短文中第三段话运用了____和_____修辞手法,描写了春来时的小草。
(8)同学们你知道春来了,给天地间带来了一派什么的景象?用文中的一个词语表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