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谈在《论六家要旨》中评论先秦时期的某一学派:“可以行一时之计,而不可长用也,故曰‘严而少恩’。”这一评论针对的是
A.儒家 | B.墨家 | C.法家 | D.道家 |
斯大林时期的经济政策与列宁的新经济政策的最大区别是
A.对社会主义工业化的认识 | B.对工农联盟和农业发展的认识 |
C.对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的认识 | D.对社会主义分配原则的认识 |
(2009年1月广州市高三调研)古比雪夫在《关于第二个五年计划的报告》中说:“正
是他(斯大林)的天才的预见以及对工人阶级斗争的
卓越领导,保证了提出第二个五年计划中各种宏伟的、人类史上划时代的任务。”这反映了
A.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 | B.苏联已建成社会主义工业国 |
C.第二个五年计划的重要性 | D.斯大林模式已经形成 |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指出:“五年计划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尤其是因为同一时期西方经济的崩溃。社会主义不再是空想家的梦,它是发展中的事业。”这表明他
A.是一个坚定的社会主义者 | B.对资本主义经济运行机制充满失望和忧虑 |
C.赞赏苏联的计划经济模式 | D.认识到了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的必然性 |
下列苏俄、苏联历史上的农业政策或举措超越当时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是
①余粮收集制②固定的粮食税
③农业全盘集体化④大规模垦荒和种植玉米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③ | D.②④ |
有学者认为,苏联发明了“在落后的以农业为主的国家,靠人力劳动投资,迅速跨过工业化阶段的无情的国家公式。”这一观点
A.充分肯定了农业集体化运动 | B.指出了新经济政策的积极作用 |
C.较客观地评价了斯大林模式 | D.揭示了赫鲁晓夫改革的本质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