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他们孤傲、狂热、浪漫,却充满了反抗精神;他们内心充满了孤独与苦闷,却又蔑视群小。这就是英国诗人拜伦笔下的“拜伦式英雄”。这些“拜伦式英雄”的出现反映了

A.光荣革命时代的理性之光 B.启蒙运动时代的梦幻理想
C.工业革命时代的浪漫情怀 D.电气时代社会的黑暗现实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梁启超在《祖国大航海家郑和》中说:“何以哥氏(哥仑布)、维氏(达.伽马)之绩,能使全世界划然一新纪元,而郑君之烈,随郑君之没以俱逝?”下列哪句最能从根本上解决梁启超的困惑

A.中国人缺乏持久探险、创新的精神
B.支撑东西方航海活动的经济形态存在着巨大差异
C.郑和船队缺乏强有力的、持久的政府支持
D.西方拥有更加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更加强大的武装力量

下表所述历史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1500-1800年世界人口数量增长表

时间
1500年
1600年
1700年
1750年
1800年
人口数量
4.25亿
5.45亿
6.1亿
7.2亿
9.0亿

A.英国工业革命的完成
B.新航路开辟后动植物品种的交流
C.世界人口持续高速增长
D.欧洲资产阶级革命对人权的保障

永乐宣德年间,海禁略有松动,造船业与海外贸易开始复苏,但即使是在郑和七下西洋时,民间的海禁也并未完全取消,似乎航海只是朝廷的特权,一种上规格的、可以向世界炫耀的特权。对这句话的理解正确的是
①海禁不是一刀切,对民对官有区别②海禁松动就会有利于商业发展③值得炫耀的航海与海禁政策相抵触④郑和下西洋的同时明朝还在闭关自守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清末有舆论说:“中兴名臣曾国藩仅赏候爵,李鸿章不过伯爵,其余百战功臣,竟有望男爵而不可得者,今乃子、男等爵奖创办实业之工商……斯诚稀世之创举。”此“创举”反映了

A.资本主义的萌芽 B.重农抑商传统的改变
C.爵位制度的创设 D.封建君主专制的加强

明后期松江人何良俊记述:“(正德)以前,百姓十一在官,十九在田……今去农而改业为工商者三倍于前矣。昔日原无游手之人,今去农而游手趁食(谋生)者又十之二三也。大抵以十分百姓言之,已六七分去农。”据此可知

A.工商业的发展造成了农业的衰退
B.工商业发展导致了社会结构的变动
C.财富分配不均引起贫富分化加剧
D.无业游民增加促成了工商业的发展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