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课文节选,完成练习。
几十年前,广东沿海地区发生了一次大规模的海啸,是台风引起的。海水倒灌上陆地,yān mò( )了许多田地和村庄。洪水过后,那儿的庄稼总是得不到好收成,接连几年都是这样,( )风调雨顺,( )不见起色。大家觉得很奇怪。后来,老农们想出了一个奇怪的办法,他们托人去外地买了一批蛇回来,放到田里。那一年,庄稼获得了大丰收。许多人不明白这是什么道理,还是老农把秘密说破了。原来洪水淹没了田地的时候,藏在洞里的蛇都给淹死了,田鼠却窜出洞来,游到树上和山坡上保住了性命。洪水退了,田鼠又跑回到田里糟蹋庄稼。( )没有了吃田鼠的蛇,田鼠繁殖得特别快,庄稼叫田鼠糟蹋得特别严重,( )就歉收了。现在田里有了蛇,蛇又能大量捕捉田鼠了,所以,庄稼又得到了好收成。
天上下雨,地面就湿;太阳出来,东西就容易晒干;火可以烧东西;水可以灭火……这些事情显而易见的,都很好懂。但是世界上的事物除了这样简单的联系以外,还有不少复杂的联系,不是一下子能看清楚的。一个人不讲卫生,在马路上吐了一口痰,也许会使许多人得病,甚至染上肺结核。而肺结核病人躺往床上shēn yín( )的时候,他怎么会想到使他生病的就是那个在马路上随便吐痰的人呢?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本来是非常复杂的,所以我们必须不怕má fán( ),研究它们,掌握它们的guī lǜ( )。这样,看事物才能看得准些,做事情才能做得好些。
1.根据拼音把词语填在括号里。
2.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反义词。
(1)近义词:好转——( ) 繁衍——( )
(2)反义词:丰收——( ) 公开——( )
3.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关联词。
4.读课文完成填空。
“大家觉得很奇怪”,“奇怪”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老农们想出了一个奇怪的办法”,“奇怪”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
“这样简单的联系”在文中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复杂的联系”举的例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样,看事物才能看得准些、做事情才能做得好些”,“这样”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读了课文,我深深地爱上了我们的地球。它非常适合我们生存,不仅有(),而且有(),使我们能够健康快乐地生活。地球还有两大特点,一是________;二是________。
你对地球还有哪些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们应该如何对待地球?能具体说说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传说在19世纪世界上有两封最短的信。法国大作家雨果,完成了《悲惨世界》这部巨著后,把书寄给一个出版商。但隔了很久没消息,他很着急,不知道这部书是不是不符合出版商的要求。于是,他就写信去问情况。可信上只有一个“?”号。出版商收信后,心领神会,立即回信,可信中只有一个“!”号。不久,这部巨著就发表了。
你读懂这篇文章了吗?你知道“?”和“!”分别是什么意思吗?请你用自己的话写出来。
(1)“?”信的内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信的内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无题
他还清楚地记得,许多年前,在一个新学期开学的日子,他回到学校。黑板上赫然写道:“学杂费总计97.5元。”他盯着这个数,口袋里的手攥(zuàn)着那张五十元钱。
他坐在自家堂屋的门槛上,母亲下地还没回来。他听见过母亲无数次在父亲坟头唠叨:“他爹,保佑他考上好学校!”现在,他考上了,而且成绩拔尖,他记得母亲是怎样颤巍巍地从衣袋里取出那钱的……
“娃,咋回来了?”母亲一边放下锄头一边惊异地问。“妈,我不读了,读书有什么好……”话还没说完,母亲已经给了他一耳光!他抬起头,只见母亲噙着泪水,嘴角在颤动着。她问:“是不是钱不够?”他还能说什么呢?母亲明白了。打开堂屋的门,他和母亲一前一后进了家。母亲说:“娃,你等着!”他惊愕地望着母亲的背影,心中再次升起了希望。一会儿,母亲提着一个盖着红布的竹篮走了过来,放在他面前:“娃,拿到学校去,去跟老师说些好话。”他一把搂住母亲,呜呜地哭了。
他到了学校。老师正为这个顶尖的学生没来报到而奇怪。“进来吧!”老师说。他默默地放下篮子,掏出五十元钱放在红布上。
老师惊异地揭开红布——啊!一篮白生生的鸡蛋!
老师拿着他的录取通知单,看看这五十元钱和一篮鸡蛋,愕然无语。
(1)第一段中的“盯”和“攥”两个词语表明了“他”什么样的心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他对母亲说:“妈,我不读了,读书有什么好……”“他”说这句话的用意是什么?最恰当的一项是()。
A.表达了“他”不想读书的真实想法。 |
B.表达了“他”想读书又难以实现愿望时抱怨母亲的心情。 |
C.表达了“他”既渴望读书又不想因家境困难而使母亲为难的复杂感情。 |
D.表达了“他”渴望读书却因家境困难造成读书无望的苦闷心情。 |
(3)“他一把搂住母亲,呜呜地哭了”,修饰语“呜呜地”表达了“他”______的情感。
(4)小说结尾用“愕然无语”写出了老师的复杂感情。试想,老师会怎么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读课文,回答问题。
(1)同学们是怎么发现李兰带的不是纯净水,而是凉白开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母亲怕李兰要面子,没有告诉她真相,你认为母亲是虚伪的人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母亲说:“心要是穷了,就真穷了。”这是什么意思?李兰后来对“穷”有了怎样的认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的短文,完成练习。
傍晚,我像一只快活的小鸟蹦蹦跳跳地跑进校园,参加“中秋赏月晚会”。进入会场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精心装点的主席台,一条横幅高悬在主席台上方,横幅下面是用彩笔绘出的红艳艳的苹果、黄澄澄的鸭梨,多美呀!
夜幕降临了,小树上的彩灯一闪一闪的,就像明亮、快活的眼睛。大队辅导员用充满激情的语调说:“晚会开始了。”顿时,教室里一片欢腾。你看,张明和孙磊说的相声,逗得大伙笑得合不拢嘴;一年级同学演的“小蜜蜂”,多么有趣呀;五年级同学演的“丰收舞”可真吸引人。
“月亮升起来了!”不知道谁喊了一句,我情不自禁地望着那夜空,多美的月亮啊!它慢慢地、慢慢地升入夜空,是那么圆,那么亮,简直就像一个明亮的大圆盘。她把银色的光辉洒在校园的小树上,映照在同学们的脸上,更增加了欢乐的气氛。“哧——叭”,一个震耳欲聋的响声回荡在夜空里。放烟花啦!只见绚丽多姿的礼花竞相开放。有的像金色细雨,纷纷落下,有的像孔雀开屏,惹人喜爱。“快跳舞吧!”小丽拉着我的手,汇入欢乐的人群里。小伙伴们戴着各种美丽的头饰翩翩起舞。校园仿佛一个美丽的童话世界。
月亮升得更高了,披着月光,踏着节拍,小伙伴们沉浸在欢乐之中。
(1)这篇文章是按()顺序写的,从文中画出相关词语。
(2)请用“__”画出描写月亮的句子,作者把月亮比作明亮的大圆盘,我们还可以把它比作()。
(3)月亮那么圆,那么美,古往今来,人们常常望着月亮产生无限的遐想。这个时候你会想到什么,你的美好愿望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