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课文节选,完成练习。
一个夏天的傍晚,王冕在湖边放牛。突然,乌云密布,下了一阵大雨。大雨过后,一片阳光照得满湖通红。湖里有十来枝亭亭玉立的荷花,花苞上清水滴滴,荷叶上晶莹的水珠滚来滚去。王冕看得出神,心里想,要是能把它画下来,那多好哇!
1.用“______”画出描写荷花的句子。
2.读一读,用其中的一个词语说一句话。
乌云密布 满湖通红 亭亭玉立 清水滴滴 滚来滚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圈出文中一个描写天气的四字词语,你还能再写出几个来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要求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什么时候) (谁) (在哪里) (干什么)
阅读欢乐岛。
苏州的桥
苏州是个(圆园)林城市,也是个多桥的城市。
有个外国人游览苏州后说:“苏州有桥三千。”这虽是夸张,但苏州桥多(确却)是事实。早在1000多年前的唐代,曾有书记(裁载)过苏州有370(座坐)桥。现在的苏州,桥更多了,(竞竟)有649座,比世界著名的水城威尼斯还多249座呢。‖
苏州的桥大多有美丽的名字,如宝带桥、凤凰桥等,好多桥还有美丽的传说。其中的宝带桥,传说是唐代有个叫王仲舒的人,他捐赠了自己佩带的玉腰带而修(建健)的。人们为(记纪)念他,就给这座桥取名叫宝带桥。它就像长长的飘带,横卧在湖上。
1.用“\”画去括号内不恰当的字。
2.用波浪线画出文中的比喻句,此句把______________比作______________。
3.文中已用“ ‖”给文章分了段,请写出各段段意。
4.苏州的桥有什么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用横线画出描写宝带桥名字由来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欢乐岛。
(一)课内阅读。
最爱喝的水永远是黄河水,
给咱一身太阳色能把那雪融化。
最爱吃的菜是那小葱拌豆腐,
一清二白清清白白做人也不掺假。
最爱穿的鞋是妈妈纳的千层底儿,
站得稳走得正,踏踏实实闯天下。
1.“一身太阳色”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写出“小葱拌豆腐”这个歇后语的后半句:________________。
3.“最爱吃的菜是那小葱拌豆腐,一清二白清清白白做人也不掺假。”这句话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中国人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品格。
4.上文最后一节写出了中华民族的_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说明了中国人做事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品质,表达了中国娃______________的决心。
(二)课外阅读。
我的弟弟“小萝卜头”
1941年,我的爸爸妈妈被国民党反动派秘密逮捕了。弟弟才八个月,也被带了进去,跟着妈妈住在女牢房里。长期监狱生活把弟弟折磨得面黄肌瘦,他长得脑袋大,身子小。难友们都疼爱他,叫他“小萝卜头”。
弟弟很爱学习,也很有礼貌。每次来到黄伯伯的牢房门前,他总是先轻轻地敲几下门,得到了黄伯伯的许可才走进门去,敬个礼,说:“黄伯伯好!”黄伯伯上午教他语文和算术,下午教他俄语和图画。他每门功课都学得很好。特务在旁边监视的时候,他就用俄语跟黄伯伯说话。特务不懂俄语,只好干着急。
在牢房里,要得到一张纸一支笔是很不容易的。妈妈把草纸省下来,订成本子给弟弟。弟弟九岁生日那天,黄伯伯送给他一支铅笔。这可太珍贵了,弟弟在上课的时候才用,平时就用小石头在地上练习。不管夏天多么闷热,冬天多么寒冷,他总是趴在牢房的地上写着、算着。
弟弟学习很认真,也很刻苦。他懂得学习的机会来之不易。他牢牢记住妈妈的话:将来革命胜利了,还要建设新中国。
1.用横线画出文中描写弟弟外貌的语句。
2.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秘密——( )
闷热——( )
3.这几个自然段分别围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来写的。
4.弟弟为什么会这么认真、刻苦地学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欢乐岛。
(一)课内阅读。
曹操的儿子曹冲才七岁,他站出来说:“我有个办法。把大象赶到一艘大船上,看船身下沉多少,就沿着水面,在船舷上画一条线。再把大象赶上岸,往船上装石头。等船下沉到画线的地方,称一称船上的石头。石头一共有多重,大象就有多重。”
曹操点头微笑。他叫人照曹冲说的方法去做,果然称出了大象的重量。
1.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船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果然”写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能说说曹冲称象的方法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怎样评价曹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课外阅读。
___________________
苏联著名作家高尔基非常关心和体贴儿童,所以儿童们对他十分爱戴和信赖。
有一回,在一个偏僻的城镇上读书的一名小学生,不小心把学校图书馆的一本《童年》弄丢了。他跑了几家书店也没买着,非常着急。于是,他便冒昧地给高尔基写了一封信,希望得到书作者的帮助。高尔基接到信后,随即将珍藏多年的一本《童年》寄给了这位小学生。难怪孩子们说:“有了困难去找高尔基,他一定能帮助你解决的!”
高尔基虽然非常喜欢孩子们,但当他发现了他们的错误或缺点时,是从不骄纵宽容的。一次,他收到了一群四年级的学生给他的信。信中出现了许多不该出现的语法错误,他非常生气,回信中很不留情地批评了他们:“四年级的学生啦!写得如此不通,实在是可耻,很可耻!”
当然,对孩子们取得的好成绩,他总是喜在心头,乐在眉梢,给予适当的鼓励。尤其是对那些较早展露出智慧锋芒的孩子更是如此,以避免他们滋生骄傲情绪。有一次。高尔基会见了一位9岁的小诗人,小诗人当面朗诵了自己的诗作,诗作的确非常流畅,也很优美。高尔基听了深为惊奇,心里暗暗赞叹,但当面却没有给孩子过多的赞扬,只是轻轻地抚摸着孩子的头,深情地说:“好好学习吧,不要太累了,要记住你还是个孩子呀!”
高尔基就是这样以他全心全意的爱,关心着孩子的成长。
1.给短文加个题目,写在文前的横线上。
2.结合短文理解词语。
信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喜在心头,乐在眉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滋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觉得高尔基是怎么样的一个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欢乐岛。
买菜
星期天的早上,我兴冲冲地随妈妈一起到离家不远的菜市场买菜。
这里的蔬菜又多又好。西红柿个大皮薄,让人看着就想吃。嫩绿的黄瓜遍身是刺,有的头上还顶着小花呢!紫色的茄子有圆的,有长的。油菜新鲜极了,有的叶片上还有露珠呢!还有雪白的萝卜、细长的丝瓜、翠绿的柿子椒、胖胖的冬瓜……
我和妈妈边走边买。首先选中的是一位阿姨卖的扁豆,我走上前去问:“阿姨,您的扁豆多少钱一斤呀?”阿姨笑着说:“小姑娘,一块六一斤,你买多少?”“太贵了,一块五吧!”一旁的妈妈开始讨价还价。阿姨犹豫了一下,和和气气地说:“行,您买多少?”见阿姨答应了,妈妈就挑了一些,一过秤,刚好2斤,妈妈付了钱,我就高兴地拎起菜往前走。接着,我又看见了爸爸爱吃的土豆,赶紧跑过去,挑了几个大个的,叫妈妈买了下来。最后,我们又来到一个小伙子的摊位上,买了一大块冬瓜。回家的路上,我和妈妈有说有笑,满载而归。
1.照样子写词语。
例:兴冲冲 ( ) ( )
和和气气( ) ( )
2.读第2自然段,想一想,这段话是围绕哪句话写的?用横线画下来。
3.把文中描写蔬菜颜色的词语抄写在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欢乐岛。
(一)课内阅读。
妈妈走过来,看完之后笑了笑,说:“别哭啦,可别这么容易灰心。依我看,这墨渍很像狗身上的斑点呢。画下去,也许会画出一条小花狗。孩子,要记住,碰到这种情况别随便放弃,应该继续干下去,也许会有意外的成功。”
我擦干眼泪,绕着墨渍画出一条小花狗。小花狗翘着鼻子,样子十分可爱。
第二天,这幅画得到老师和同学们的一致赞赏。老师还说:“瞧,这条小花狗使画面活泼多了!”
1.课文中“意外的成功”指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继续”写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的“我"是怎样画这幅画的?结果怎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课外阅读。
春天
春天,大地苏醒了,草木欣欣向荣,枣树那光秃秃的树枝上,长出许多嫩绿的小芽。慢慢地那些小芽长满一片片淡色的小叶,油亮油亮的,好看极了。夏天到了,小叶慢慢变成深绿色,在这些叶子中间,长出了许多像小米粒一样的东西,那就是枣树的花骨朵了。渐渐地,这些花骨朵竞相开放,阵阵浓郁的香味迎面扑来。日子一天天过去了,可能快到秋季了吧,那些可爱的小黄花渐渐落了花瓣,在脱落的地方长出了一颗颗亮晶晶的小枣。先是绿色,慢慢地变红了,一串串的像无数小灯笼,很招人喜爱。
1.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竞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欣欣向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横线画出文中的一个比喻句。
3.本文按时间顺序先写___________________,再写___________________ ,最后写___________________;按枣树生长的顺序,先写___________________,再写___________________,最后写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