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一阁的藏书保养
大凡读书人都爱藏书,如何藏书却大有学问。清初思想家黄宗羲曾感叹说:“尝叹读书难,藏书尤难,藏之久而不散,则难之又难矣……”黄老先生所说的藏书难,是从整个文化意义上的系统的藏书。在古代科学技术水平相对落后的条件下,如何使大量书籍保存至今呢?我们来到了素有南国书城之称的天一阁,了解到个中原因。
在这个举世闻名的藏书楼和古典文化事业的象征之地,保管好书籍就是头等大事。据天一阁办公室陈小姐介绍,天一阁由于地处江南,多阴雨天气,( )天一阁藏书主要是防潮,当时控制温湿度的简单办法,就是进行合理的自然通风,在梅雨季节里密封书库,出梅后通风晾干,( )要防止受潮霉变,( )要防止烈日下曝晒而使纸张变色发脆。天一阁藏书都放在楼上,书楼前后开窗,书橱前后设门,就有利于密封防尘和通风干燥。天一阁有“曝书”制度,就是把书籍一本一本拿出来晾,相传只有祭祀日和曝书日是子孙必到开阁的时间。
天一阁办公室保管部袁慧告诉记者,藏书的温度应在20摄氏度至35摄氏度之间,相对湿度宜在40%至65%之间,天一阁的室内外均安装了智能温湿度计,每天进行温湿度对比观测,发现湿度太大时,她们就通过去湿机将湿度控制在shì yí( )的范围之内。同样当相对湿度低于40%,书籍会发脆、易破,但江南天气比较潮湿,一般不存在这个问题。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现代人控制室内温度十分容易,但据记者了解,天一阁库房内并没有安装空调,当夏天天气较热时,工作人员就在早上5至6点钟打开门窗,让早晨的凉意透进来,9点左右再关起来,这样也能达到自然降温的目的。古代藏书最为头痛的是如何防虫蛀,许多古典范本未能liú chuán yú shì( )的原因就是无法dǐ yù( )驻虫的侵蚀。据介绍,天一阁的第一代主人范钦早期的藏书也曾因虫蛀问题sǔn shī cǎn zhòng( ),后来采用了“芸香草”防蛀,才使得天一阁在众多古代藏书楼中一枝独秀,闻名天下。
说起天一阁的藏书,似乎不能不说防火。因为范钦取名天一阁时,就是取《易经》中“天一生水、地六成之”之意,称书楼为“天一阁”寓意以水制火,来免除历代藏书者的最大忧患——火灾。袁慧介绍说,现在的天一阁已经安装了自动防火、防盗报警系统等现代化设备,应该可以告慰古人了。
1.根据拼音在括号里填上正确的词语。
2.在文章第二节的括号里填上正确的关联词。
3.文中划线句子是一句__________________。
4.读文章,完成填空。
(1)要保管好藏书,必须做好防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工作。
(2)防潮最简单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
“曝书”就是__________。夏天,自然降温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天一阁采用“芸香草”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内阅读。
我看得出草虫的村落里哪是街道,哪是小巷。大街小巷里,花色斑斓的小圆虫,披着俏丽的彩衣。在这些粗壮的黑甲虫中间,它们好像南国的少女,逗得多少虫子( )。蜥蜴面前围拢了一群黑甲虫,对这( )投以好奇的眼光。它们友好地交流着,好像( )得很投机似的。看啊!蜥蜴好像忘记了旅途的( ),它背着几个小黑甲虫,到处参观这远房亲戚的住宅。
我的目光为一群音乐演奏者所吸引,它们有十几个吧,散聚在两棵大树下面——这是两簇野灌丛,紫红的小果实。已经让阳光烧烤得熟透了。甲虫音乐家们( )地振着翅膀,优美的音韵,像灵泉一般流了出来。此时,我觉得它们的音乐优于人间的一切音乐,这是只有虫子们才能演奏出来的!从画“ 的句子中,我们可以感受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在片段中的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画“__________”句中破折号的作用是( )。
A.解释说明 B.声音延长 C.表示转折这两段主要写了什么内容?作者想表达怎样的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短文,按文后要求去做。
___________
爷爷是个医生。他以身作则,严格要求自己,给我们小辈树立了好榜样。
爷爷工作的医院,风景可美了:郁郁葱葱的树林,四季不谢的花朵,还有一个小小的人工湖,在我眼里成了不收门票的公园。可偏偏医院规定:本院职工家属(特别是小孩)不准进去玩。我试着去了几次,都被门卫挡住了。我从一次次的“失败”中想了一个好办法:以找爷爷为借口混进去玩。门卫果然被我瞒过了。
我像小鸟一样在公园里尽情玩耍,还为自己的小“聪明”暗暗得意。谁知,我却被爷爷瞧见了。他喊住我:“你怎么进来的?快回去。”我的高兴劲被一盆冷水浇灭了,只得悻悻离去,我还担心会挨爷爷的批评。果真爷爷一到家,便把我叫到身边。我知道爷爷的脾气,什么事都非要弄个水落石出不可,只好照实说了。爷爷见我认了错,便语重心长地说:“爷爷是个干部,一定要以身作则。医院的环境虽美,但不是一般的公园,你不该随便进去。如果别人看见干部的孙女可以随便进去,也让自己的子女进去玩,那还像个医院吗?你在班里是个干部,要严格要求自己才好。”听了爷爷的话,我羞愧极了。后来又听说爷爷为这件事还在医院的一次会上作了检讨呢!
这件事以后,我下决心改正自己的缺点,做任何事情都要以身作则,说到做到。我能够这样,不正是爷爷给我树立了好榜样吗?给短文加题目,写在短文前面的横线上。
用“△”给短文分段,并写出各段的段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想到了什么办法进公园?
联系上下文解释带点的词语。
语重心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概括短文中心思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课文《钓鱼的启示》片断,回答问题。
尽(jǐn jìn)管没有人看到我们,更无人知道我是在什么时候钓到这条鲈鱼的,但是,从父亲那不容争辩的声音中,我清楚地知道,父亲的话是没有商量的余地的。我慢慢地把鱼钩从大鲈鱼的嘴唇上取下来,依依不舍地把它放回到湖里去。大鲈鱼有力地摆动着身子,一转(zhuàn zhuǎn)眼便消失在湖水中了。
转眼间三十四年过去了,当年那个沮(jǔ jǐ)丧的孩子已是纽约一位著名的建筑设计师了。我再没有钓到过像三十四年前那个夜晚钓到的那样大的鱼。但是,在人生的旅途中,我却不止一次地遇到了与那条鲈鱼相似(sì shì)的诱惑人的“鱼”。当我一次次地面临道德抉择的时候,我就会想起父亲曾告诫我的话:道德只是个简单的是与非的问题,但是实践起来却很难。一个人要是从小受到这样严格的教育的话,就会获得道德实践的勇气和力量。
三十四年前的那个月光如水的夜晚,在我的脑海中留下了永久的回忆和终生的启示。请用“——”选出片断中带点字的正确读音。
文中“转眼间”的意思是
与那条鲈鱼相似的诱惑人的“鱼”指的是
能举个例子吗?如:文中画“――”的句子具体指什么?
“三十四年前的那个月光如水的夜晚,在我的脑海中留下了永久的回忆和终生的启示。”这句话中的“启示”是指什么?
读了这个片段,你有什么收获?请举例说明。
课外阅读。
①物和人类一样,有着自己的喜好和情感。
②各种植物都能凭着良好的视觉,辨别各种波段的可见光,尽可能地吸收自己喜好的光线。用红光照射植物,可以增加糖的含量;用蓝光照射植物,可以增加蛋白质的含量;紫光,可以促进茄子的生长。这样科学家可以根据植物对颜色的喜好和生产需要,给它们加盖不同颜色的塑料薄膜。
③有些植物伴随着任何一曲美妙的音乐生长,根系和叶绿素都会增多,例如:玉米和大豆听了《蓝色狂想曲》,心情舒畅,发芽特别快。而有些植物就对音乐十分挑剔,像胡萝卜和马铃薯偏爱听音乐家瓦格纳的音乐,白菜和豆角则喜欢听莫扎特的音乐。还有一些植物宁可不听音乐,也不愿听不喜欢的音乐。高雅的玫瑰听了悠扬的小提琴曲鲜花怒放,可听了摇滚乐就加速花朵的凋谢。
④植物还有强烈的同情心。当科学家把一只只小活虾扔进滚烫的开水锅里时,连接在植物叶片上的测试仪显示:植物的“情感曲线”像温度计的水银柱受了热一样,骤然上升。那些目睹惨剧的植物好像在喊:“。”我再给同学们讲个真实的实验:在一个房间里先放入两株植物,再请进6个人,然后再让其中一个人掐断一株植物,这株植物就成了受害者,接着6个人同时离开。科学家规定10分钟后,请刚才没有掐断植物的5个人分别在不同时间依次进入房间,研究者立刻把测试仪和没有受伤害的植物叶片连接起来,你猜发生了怎样的情况?测试仪显示:植物的 “情感曲线”剧烈地波动起来,就好像人们处在极度愤怒与哀伤的状态中一样。看来,植物的确是有情感的啊!“爱护花草树木”是对植物应有的尊重,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必须落实在每个人的行动中!
⑤关于植物的情感研究有着极其重要的科学意义,它不仅()人们生物之间是有亲缘关系的,而且还()人类应该尊重所有生命,保护好现有的生态环境。给短文拟一个恰当的题目填写在文前的横线上。
简要写出第②自然段的主要意思。
先读下面的句子,再判断,对的画“√”,错的画“×”。
植物不但喜好颜色,而且还喜好声音。
①这句话写在第②自然段的开头最恰当。()
②这句话写在第③自然段的开头最恰当。()认真阅读第④自然段的内容,根据提示,在文中的横线上填写合适的内容。
提示:假如你就是一种有强烈的同情心的植物,在目睹那样的惨象时,你会喊什么?请写出你的心声。第③自然段和第④自然段运用的说明方法有_______________。
想一想下面词语的意思,把它们的序号填写在文中第⑤自然段的括号里。
①告诫② 告诉用关联词语“不仅……而且……”造句。
这是一篇 文。
课外阅读。
简单道理
从前,有两个饥饿的人得到了一位长者的恩赐:一根鱼竿和一篓鲜活硕大的鱼。其中,一个人要了一篓鱼,另一个人要了一根鱼竿,于是,他们分道扬镳了。
得到鱼的人就地用干柴点起篝火煮起了鱼,狼吞虎咽,还没有品出鲜鱼的肉香,转瞬间,连鱼带汤就被他吃了个精光。不久,他便饿死在空空的鱼篓旁。另一个人则提着鱼竿继续忍饥挨饿,一步步艰难的向海边走去。可当他看到不远处那蔚蓝的海洋时,他的最后一点力气也使完了。他也只能眼巴巴的带着无尽的遗憾撒手离开人间。
有另两个饥饿的人,他们同样得到了长者恩赐的一根鱼竿和一篓鱼。只是他们并没有各奔东西,而是商议共同去寻找大海。他们每次只煮一条鱼。他们经过遥远的跋涉来到海边。从此,两个人开始了捕鱼为生的日子,几年后,他们盖起了房子,有了各自的家庭子女,有了自己建造的渔船,过上了幸福安康的生活。
一个人只顾眼前的利益,得到的终将是短暂的欢愉;一个人目标高远,但也要面对现实的生活。只有把理想和现实结合起来,才有可能成为一个成功的人。一个简单的道理,却能给人意味深长的启示。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欢愉()狼吞虎咽()意味悠长()“一个简单的道理,却能给人意味深长的启示。”这个简单的道理是什么?
这个道理给人什么样的生命启示,请结合生活实际说说自己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