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课文节选,完成练习。
一天,莫泊桑带着自己写的文章,去请福楼拜指导。他坦白地说:“老师,我已经读了很多书,为什么写出来的文章总感到不生动呢?”
“这个问题很简单,是你的功夫还不到家。”福楼拜直截了当地说。
“那——怎样才能使功夫到家呢?”莫泊桑急切地问。
“这就要肯吃苦,勤练习。你家门前不是天天都有马车经过吗?你就站在门口,把每天看到的情况,都详详细细地记录下来,而且要长期记下去。”
第二天,莫泊桑真的站在家门口,看了一天大街上来来往往的马车,可是一无( )( )。接着,他又(继续 陆续 连续)看了两天,还是没有发现什么。万般( )( ),莫泊桑只得再次来到老师家。他一进门就说:“我按照您的(指导 教导 引导),看了几天马车,没看出什么特殊的东西,那么单调,没有什么好写的。”
“不,不不!怎么能说没有什么东西好写呢?那富丽堂皇的马车,跟装饰简陋的马车是一样的走法吗?烈日( )( )下的马车是怎样走的?狂风暴雨中的马车是怎样走的?车上坡时,马怎样用力?车下坡时,赶车人怎样吆喝?他的表情是什么样的?这一些你都能写得清楚吗?你看,怎么会没有什么好写呢?”福楼拜滔滔不绝地说着,一个接一个的问题,都在莫泊桑的脑海中打下了深深的烙印。
从此,莫泊桑天天在大门口,全神( )( )地观察过往的马车,从中获得了丰富的材料,写了一些作品。于是,他再一次去请福楼拜(指导 教导 引导)。
福楼拜认真地看了几篇,脸上露出了微笑,说:“这些作品(表示 表明 表达)你有了进步。但青年人贵在坚持,才气就是坚持写作的结果。”福楼拜继续说:“对你所要写的东西,光仔细观察还不够,还要能发现别人没有发现和没有写过的特点。如你要描写一堆篝火或一株绿树,就要努力去发现它们和其他的篝火、其他的树木不同的地方。”莫泊桑专心地听着,老师的话给了他很大的启发。福楼拜喝了一口咖啡,又接着说:“你发现了这些特点,就要(敢于 善于 勇于)把它们写下来。今后,当你走进一个工厂的时候,就描写这个厂的守门人,用画家的那种手法把守门人的身材、姿态、面貌、衣着及全部精神、本质都表现出来,让我看了以后,不至于把他同农民、马车夫或其他任何守门人混同起来。”
莫泊桑把老师的话牢牢记在心头,更加勤奋努力。他仔细观察,用心揣摩,积累了许多素材,终于写出了不少有世界影响的名著。
1.把文中括号里的词语补充完整。
2.划去括号里不恰当的词语。
3.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丰富——( ) 拐弯抹角——( )
豪华——( ) 满载而归——( )
4.用直线画出第六小节中的两句反问句,并改成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福楼拜教莫泊桑把文章写生动的秘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外阅读吧。
___________
一天晚上,我从街上卖梨的摊前走过,突然,脚下一滑,我赶紧扶住旁边的一个木箱,才没摔倒。就在我扶住木箱时,顺手抓了一个梨。这时,我不禁耳热心跳,回头一看,幸好没有人看见,便站起来,走了。这时,梨已稳稳当当地到了我的手心,只见这梨黄澄澄的,散发出一股诱人的梨香。
拿着梨,我心里老觉得不踏实。我边走边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样想来想去,不知不觉就到了家。爸爸见我拿着梨,就问:“哪儿来的梨?”“梨……梨……是梨摊上的……”我脸红了,结结巴巴说不出话来。这时,爸爸严厉地说:“从小不学好,长大怎么得了?明天把梨送回去,把你丢失的东西找回来!知道了吗?”爸爸的声音不大,但很有力。我盯着脚尖,红着脸说: “是,爸爸。”但我不明白自己到底丢失了什么。
第二天早晨,我按照爸爸的吩咐,把梨送了回去。卖梨的阿姨夸奖我说:“真是个好孩子!”我脸红了,不好意思地笑了。这时,我终于找回了爸爸说的我丢失的东西。
(1) 给短文加个合适的题目,写在文前的横线上。
(2) 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字词。
一( )摊子一( )梨香
( )的梨 ( )的孩子
(3) 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连忙( )随手( )
严肃( )称赞( )
(4) 在回家的路上,“我边走边想”,“我”会想些什么呢?试着想象一下,将“我”的心理活动写在文中的横线上。
(5)“我终于找回了爸爸说的我丢失的东西。” 一句中“丢失的东西”是指。
(6)文中三次写“我”脸红,最后一自然段中的“我脸红了”的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读了这篇短文,你有什么感想?将你的感想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彩赏析阁。
转眼间三十四年过去了。当年那个沮丧的孩子,已是一位著名的建筑设计师了。那晚以后,我再没有钓到过那样大的鱼。但是,在人生的旅途中,我却不止一次遇到了与那条鲈鱼相似的诱惑人的“鱼”。当我一次次地面临道德抉择的时候,就会想起父亲曾告诫我的话:道德只是个简单的是与非的问题,实践起来却很难。把钓到的大鲈鱼放回湖中,一个人要是从小受这样严格的教育的话,就会获得道德实践的勇气和力量。
三十四年前那个月光如水的夜晚,给我留下了永久的回忆和终生的启示。
(1) “沮丧”是什么意思?当年那件让孩子“沮丧”的事,与后来他成为著名的建筑设计师之间有什么联系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短文中诱惑人的“鱼”指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结合课文,想一想,“道德只是个简单的是与非的问题,实践起来却很难。”这句话中的“是”与“非”在本文中各指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堂连线台。
同学甲:当“我”钓到大鲈鱼时,____________;
爸爸要“我”把鱼放回湖里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但因为爸爸的话没有商量的余地,“我”只好______________________。事情过去三十四年后,“我”从中得到了深刻的启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同学乙:抓住文章中的一些细节描写,解读人物的心理活动及心情变化,能够让我们更轻松地把握住文章的主旨。比如:“父亲盯着鲈鱼看了好一会儿,然后把目光转向了我:‘孩子,你得把它放回湖里去。’”这句话包含两层意思:一是父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是父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钓鱼的启示》一文的作者是国的。文中讲述了一件的事情,让我明白了一个的道理。
课外类文阅读。
庄严的军礼(节选)
“你!”她傲气的脸顿时沉了下来,气冲冲地走进岗亭,拿起话筒,拨了个号码。“喂,爸爸吗?爸爸,我进门没下车,被岗哨拦住了,他还锁了我的车,你快来,我等你。”
不一会儿,朝门岗走来了一个年过半百的军人。他,魁梧的身材,脚步十分沉重。看见爸爸的身影,她迎上去,好不神气地瞟了哨兵一眼。陈司令员并不理睬她,径自向哨兵走去。他深沉的目光久久地停留在哨兵那张涨红的脸上,然后,缓缓地举起右手,向哨兵庄重地行了一个军礼。霎时,热血在战士的身上沸腾了,他强忍着要涌出的泪花,一个挺胸立正,向司令员回敬了一个军礼。一老一少两代军人的心在庄严的军礼中紧紧地贴在一起了。
(1)文中的“她”指的是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描写陈司令员年龄特征的词语是________________,描写他体态特征的词语是____________________,描写他神态的词语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最后一句话的意思是( )
①他们站得更近,身体靠得更拢。
②老少两代军人相互理解,心心相印。
(4)哨兵的泪花是( )
①惭愧的泪。②后悔的泪。
③激动的泪。④害怕的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