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不少人看到过象,都说象是很大的动物。其实还有比象大得多的动物,那就是鲸。目前已知最大的鲸约有十六万公斤重,最小的也有两千公斤。我国发现过一头近四万公斤重的鲸,约十七米长,一条舌头就有十几头大肥猪那么重。它要是张开嘴,人站在它的嘴里,举起手来还摸不到它的上腭,四个人围着桌子坐在它的嘴里看书,还显得很宽敞。
(1)写出下面句子所使用的说明方法。
①最大的鲸约有十六万公斤重,最小的也有两千公斤。( )
②我国发现过一头近四万公斤重的鲸,约十七米长,一条舌头就有十几头大肥猪那么重。( )
③人站在它的嘴里,举起手来还摸不到它的上腭。( )
(2)判断下面句子说法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
①鲸的体形像鱼,所以属于鱼类。 ( )
②最大的动物不是象,而是鲸。 ( )
(3)鲸的种类分为两大类:一类是齿鲸,另一类是虎鲸。( )
(4)须鲸主要吃大鱼和海兽。 ( )
读短文,按要求填空。
早晨,小鸟醒了,站在树枝上唱歌。小树醒了,在风中做操。小闹钟醒了,在床头响个不停。大街醒了,大车小车叫得欢。我也醒了,立刻下了床,去给花儿浇水,再到门边量量,比昨天又长高了多少。
(1)这一节有()句话。
(2)这一节写了 ()、( )、() 、()醒来后的活动。
(3)把写小树的句子用“ ——”画下来。
(4)用“立刻”写一句话。
立刻:()。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陆地上最高的动物是长颈鹿,它望得远,跑得快,遗(yí)憾(hàn)的是它没有声带,发不出声音来。长颈鹿就以尾巴代替喉咙与同类进行联(lián)系(xì)。尾巴的不同动作表示不同的信息:尾巴完全竖(shù)起来,就是告诉同伴:“快跑呀,有危险!”尾巴半抬着,就是说:“注意啦,加强警戒(jiè)!”尾巴垂(chuí)下来,就是说:“平安无事啦!”
(1)这段话主要写了() 。
(2)根据短文内容连线
尾巴半抬着加强警戒
尾巴完全竖(shù)起来平安无事
尾巴垂(chuí)下来有危险
(3) 动物的尾巴还有什么用处?举个例子写写。
—————————————————————————
短文训练
秋天来了
秋风起了,天气渐渐凉了。同学们跟老师去郊外游玩。
蓝蓝的天空一望无边,几朵白云有时像一群白兔,有时像几只绵羊。
农田里,稻子黄了,高粱红了,棉花白了。
同学们有的在草地上打滚儿,有的忙着逮蚂蚱,有的向蓝天亮开了嗓子。大家奔跑追逐,笑着,喊着,多开心呀!
(1)这篇短文共有()个自然段。
(2)第()自然段是一个比喻句,它把白云比作了()和()。
(3)同学们在干些什么呢?
答:同学们在()。
阅读训练
时钟花
小白兔没有钟,不知道时间,它请小山羊帮忙想办法。小山羊送给它三盆花。
太阳出来了,牵牛花开了,张开了小喇叭。中午,午时花开了,张开了笑脸。天黑了,夜来香开了,张开了小嘴轻轻地唱歌。
(1)这篇短文有()段话。
(2)小山羊送给小白兔什么花?
-----------、--------------、--------------
(3)()花早晨开,()花中午开,()花晚上开。
短文训练。
我的家乡
我的家乡是一座美丽的村庄。
村子的前面是池塘,一群群鱼儿在水里游来游去,快活极了。
村子的后面是连绵的群山,山上种着许多果树。秋天,果树上挂满了果子,红红的苹果、黄澄澄的梨、紫紫的葡萄……
啊,我的家乡真美!
(1)这篇短文有()个自然段。第三自然段有()句话。
(2)村后的果实很多,有葡萄、()、()。
(3)文中表示颜色的词语用“——”画出来。
(4)请写出三个描写秋天的四字词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