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内语段阅读。
琳达爸爸坐到我身边平静地说一个人所能给予他人的最珍贵的东西莫过于自己身体的一部分很久以前你妈妈和我就认为,如果我们死后的身体能有助于他人恢复健康,我们的死就是有意义的原来,他和妈妈早已决定死后捐赠器官了。
(1)在文中的里填上正确的标点符号。
(2)“给予”一词中加点字的正确读音是________,用另一个读音组个词语是________。
(3)这是琳达的________劝慰________时说的一段话。表达了两层意思:一是你所能给予他人的最珍贵的东西,莫过于__________________;二是死亡之躯能有助于他人恢复健康,这样的死是__________。
(4)这段话体现了琳达父母善于为他人着想,________的高尚境界。
课外阅读。(13分)
捉蟋蟀
去年暑假,我在乡下大舅家度过了一段欢乐的时光,最有趣的要算与表弟在草丛中捉蟋蟀了。
乡村的夜晚,四周静悄悄、黑乎乎的。只能看见天上闪闪的星星和远处村子的灯光。
我和表弟准备好手电、纸筒,踏上了田间小路。没走多远,表弟忽然停住脚步,像是发现了目标。他悄悄地对我说:“附近肯定有一只蟋蟀,我们一来它就不叫了。先蹲下来等一会儿吧。”他拉着我蹲下来,又叮嘱说:“千万别出声。”我心想,表弟可真在行。忽然,一阵“唧唧唧”的蟋蟀声响了起来,这叫声是那样的清脆、响亮。表弟向我诡秘地挤了挤眼,似乎在说:“怎么样?”我会意地点点头,就和他一同搜索起来。这声音好奇怪呀,像是捉迷藏,一会儿左,一会儿右,一会儿前,一会儿后,听了好半天,也辨不清是哪个方向。表弟像一名有经验的排雷工兵,轻轻拨开小草,一步一步朝前挪动。忽然,表弟打开了手电,我定睛一看,强烈的光正照在一只黑色的大蟋蟀身上,它昂着头,晃动着长长的触须,好像一位了不起的将军受了侮辱一样瞪着我们。时机已到,我双手迅速地捂上去。“逮住了,逮住了。”我兴奋地叫起来。表弟从口袋里掏出一个纸筒,把蟋蟀装进去。那只倒霉的蟋蟀只好乖乖地当了俘虏。
在乡下捉蟋蟀多么有趣啊!
⑴下面加点的字该读哪个音呢?请把不正确的用“\”划去。(3分)
①面纱(shā sā),草丛(cónɡ chónɡ),蟋蟀(shuài suài)
②侮辱(yǔ rǔ),俘虏(luǒ lǔ),捉迷藏(cánɡ chánɡ)
⑵文中画“____”的两个句子分别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4分)
第一句:_____________。第二句:_____________。
⑶请你用“”画出描写蟋蟀样子的句子,并大声读一读。(3分)
⑷能概括短文主要内容的句子是( )(3分)
A.蟋蟀是我们的好朋友,我们要保护它。
B.在乡下捉蟋蟀很有趣。
C.乡村的夜晚很美。
对比阅读。(11分)
(一)
春雨潇潇地下着,树木干枯的枝条朦朦胧胧有了一层淡绿的色彩,雨水顺着枝条滴下来,变成了一串串水灵灵的音符。地面也湿润了许多,散发出一种沁人心脾的芳香气息。小草也偷偷地钻出地面,开始编织绿色的地毯。
春雨潇潇地下着,它正轻轻地唤醒大地,悄悄地带走寒冷,慢慢地抚慰树木上严冬的创伤。春雨洗去了冬日的残迹,万物在春风的吹拂下醒来了,在春雨的滋润下生长了。
(二)
看!秋雨姑娘调皮地落在枯黄的树叶上,和树叶一起打着旋儿飘落下来;秋雨姑娘落在苍翠的叶子上,使绿叶更显勃勃生机;秋雨姑娘滑落在快要成熟的果子上,欢快地荡着秋千,使那一个个快要成熟的果实更加光彩照人。秋雨姑娘悄悄地来到了田野,落在了金黄的稻谷上,稻秧背着沉甸甸的谷子,被压弯了腰,就像驼背的老公公,累得汗流浃背,微风一吹,“汗水”拂过脸颊……
⑴两段文字描绘的雨是同一个季节的吗?各自描写的是什么季节的雨?(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语段(一)中作者把雨比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绿色的地毯”指____________。(2分)
⑶春雨给大地带来什么变化?你联想到了哪句古诗?(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语段(二)用__________手法,把秋雨当做__________的小姑娘来写。秋雨姑娘分别落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上。(3分)
课外阅读。(10分)
不懂就问的列宁
伟大的革命导师列宁,小时候是个学习成绩优秀的孩子,不懂就问的学习习惯是他成绩优秀的一个重要因素。
有一次,他和几个小朋友挖到了一个屎壳郎的窝,里面有很多圆圆的粪球。有个同学问:“屎壳郎为什么要把粪球滚到窝里去呢?”大家都答不上来,列宁也被问住了,他答应第二天把答案告诉大家。列宁回家后,先是向人请教,又找来好多书籍查找。
第二天,他带来了答案:原来是屎壳郎把卵产在粪球上,幼虫孵出来后,即把粪球当食物。同学们都满意地笑了。
⑴列宁小时候学习成绩______________________,他的学习习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⑵列宁是如何弄清楚屎壳郎把粪球滚到窝里的原因的?(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读了短文,你有什么收获?(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内阅读。(6分)
高尔基拿了张报纸,按小男孩的吩咐坐下。小男孩摆弄了很久很久,说:“一切准备停当。”高尔基侧过脸,对着他微笑。突然,小男孩往地上一坐,哭了起来。
⑴“吩咐”“很久很久”“侧过脸”“微笑”说明( )。(2分)
A.高尔基很有耐心,积极配合小男孩工作。
B.小男孩不懂礼貌,只为自己着想。
C.小男孩照相技术熟练,做事认真有主见。
⑵“突然,小男孩往地上一坐,哭了起来。”这句话在文中的作用是( )。(2分)
A.引起下文 B.点明主题 C.总结全文
⑶小男孩为什么哭起来?( )(2分)
A.小男孩很幼稚,他担心照片照不好。
B.小男孩对高尔基的表现很不满意。
C.小男孩忽然发现胶卷忘在家里了。
读短文,回答问题。
黑猩猩的表演真滑稽。它们先跳舞,弓着背,两臂向前伸着。一个劲地转,逗得大家哈哈大笑。接着,它们又表演蹬球,竖蜻蜓,翻跟斗,样样表演都是丑态百出。最后一个节目是走铁杠。一只黑猩猩撑着伞,走起来摇摇晃晃,走几步滑下来,走几步又滑下来,它吓得心惊胆战。另一只黑猩猩却神气活现地在铁杠上走来走去,还做出许多怪相,引人发笑。
⑴这一段话中写了黑猩猩的表演,写得详细的两项是()和()
⑵这一段话是围绕第()句话的意思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