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生于17世纪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冲破封建社会的漫漫长夜,使英国获得了新生;发生于18世纪的第一次工业革命,用新的发明创造改变了人类社会的面貌。这两次重大历史事件都发生于英国。据此,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除经议会同意外,平时在本王国内征募或维持常备军,皆属违法。
材料二 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发明:
请回答:
(1)材料一文献是由什么机构颁布的?它的颁布,标志着这个国家建立了什么政治制度?
(2)依据材料二的图片,写出这两项发明的研制者。
(3)请写出第一次工业革命中最重要的发明及其作用。
(4)指出第一次工业革命与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关系。
历史诊所判断正误(请你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将判断结果填入题后的括号内,正确的画“√” ,错误的画“×” 。每题1分,共6分)
1.我国南北方的饮食习惯不同早在六七千年前就形成了。()
2.夏、商、周是我国的青铜时代,因此,我国最早的青铜器出现在夏朝。 ()
3.长平之战,桂陵之战,城濮之战都是发生在战国时期的著名战役。()
4.“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出自屈原长篇抒情诗《离骚》。()
5.成语“退避三舍”的故事,是发生在秦楚两国争霸战争期间。()
6.下图中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标志着西周的建立。()
新中国成立后,卓有成效的外交工作为经济建设提供了良好的国际环境,展现了大国风范。为此,某校九(1)班同学准备以“走向世界舞台的中国外交”为主题展开分组合作与探究学习,请你参与并完成以下任务。
(1)“外交政策组”,搜集各个时期新中国外交政策,请你说说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确立的外交政策和基本原则分别是什么?(2分)
(2)“国际会议组”,主要叙述中国在一系列国际会议的外交成就,请你分别列举20世纪50年代、70年代及21世纪初期中国先后参与的重要国际会议。(3分)
(3)“大国关系组”,以探究中美关系为重点,概括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初中美关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原因主要有哪些?(4分)
(4)“展望未来组”,当前国际形势风云变幻,请你谈谈中国如何应对世界形势的变化(2分)
材料一:黄龙二年春正月……谴将军卫温、诸葛直将甲士万人浮海求夷洲。
——《三国志·吴书》
材料二:元祖至元二十八年冬十月,乃命杨祥充宣抚使……并给银符,往使琉球。
——《元史·琉球传》
材料三: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
——丘逢甲《春愁》
材料四:如图
胡锦涛会见连战汪辜会谈
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1)根据材料一、二指出,三国时期和元朝时台湾先后被称为和(2分)
(2)根据材料三,“去年”是近代台湾离开祖国怀抱的年份,这一年是年。(1分)
(3)根据材料四联系所学知识,改革开放后为解决台湾问题,确立了对台的基本方针是什么?这一政策已成功解决了哪些地区的回归。(4分)
(4)在1993年“汪辜会谈”中双方达成了怎样的协议?(2分)
(5)当前台湾的一小撮分分裂分子在国外反华势力的支持下积极从事分裂祖国的活动。作为中学生的我们应该怎么办?(2分)
材料:我国一个农业大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解决,关系到人民的切身利益、社会的安定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党和国家历来十分重视“三农”问题,在不同时期制定不同的土地政策,对生产关系进行调整。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请观察小华设计的“建国以来土地政策和生产关系变化”示意图,分别写出图中A、D两个阶段党和国家所采取的政策措施。(2分)
(2)在党和国家土地政策的法规指导下,B阶段生产资料的性质发生了怎样的变化?(2分)
(3)出现C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原因有哪些?(2分)
(4)结合本地情况,对如何解决“三农”问题提一条合理化建议(2分)
下面一段材料是赵丽同学学习“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后进行的部分总结。材料中有几处错误,请你找出并改正。
1978年中共中央召开了十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把党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1982年在中共十二大上邓小平提出了中国现代化中必须从中国实际出发,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1987年在中共十三大上他又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提出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1992年中共十四大决定实行计划经济体制。1997年中共十五大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写入党章,成为指导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旗帜。
(1)错误:;改正:;
(2)错误:;改正:;
(3)错误:;改正:;
(4)错误:;改正:;
(5)错误:;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