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中需用2.0 mol/L的Na2CO3溶液950 mL,配制时应选用容量瓶的规格和称取Na2CO3固体的质量分别为
| A.950 mL;201.4 g | B.500 mL;100.7 g |
| C.1000 mL;201.4 g | D.1 000 mL;212.0 g |
甲~庚等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下表,己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有强脱水性,甲和丁在同一周期,甲原子最外层与最内层具有相同电子数,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丙与戊的原子序数相差28 |
| B.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庚<己<戊 |
| C.常温下,甲和乙的单质均能与水剧烈反应 |
| D.丁的最高价氧化物可广泛可于太阳能电池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为测定新制氯水的pH,用玻璃棒蘸取液体滴在pH试纸上,与标准比色卡对照即可 |
| B.做蒸馏实验时,在蒸馏烧瓶中应加入沸石,以防暴沸。如果在沸腾前发现忘记加沸石,应立即停止加热,冷却后补加 |
| C.在未知溶液中滴加BaCl2溶液出现白色沉淀,加稀硝酸,沉淀不溶解,说明该未知溶液中存在SO42-或SO32- |
| D.提纯混有少量硝酸钾的氯化钠,应采用在较高温度下制得浓溶液再冷却结晶、过滤、干燥的方法 |
下列有关性质的比较,不能用元素周期律解释的是
| A.酸性:H2SO4>H3PO4 | B.非金属性:Cl>Br |
| C.碱性:NaOH>Mg(OH)2 | D.热稳定性:Na2CO3>NaHCO3 |
在探究新制饱和氯水成分的实验中,下列根据实验现象得出的结论不正确的是
| A.氯水的颜色呈浅黄绿色,说明氯水中含有Cl2 |
| B.向氯水中滴加硝酸酸化的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说明氯水中含有Cl- |
| C.向氯水中加入NaHCO3粉末,有气泡产生,说明氯水中含有H+ |
| D.向FeCl2溶液中滴加氯水,溶液颜色变成棕黄色,说明氯水中含有HClO |
单斜硫和正交硫转化为二氧化硫的能量变化图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S(s,单斜)=S(s,正交) ΔH=+0.33 kJ·mol-1 |
| B.正交硫比单斜硫稳定 |
| C.相同物质的量的正交硫比单斜硫所含有的能量高 |
| D.①式表示断裂1 mol O2中的共价键所吸收的能量比形成1 mol SO2中的共价键所放出的能量少297.16 kJ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