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下表, 完成下列各题。
类地行星 |
质量 (地球为1) |
体积 (地球为1) |
平均密度(g/cm3) |
公转周期 |
自转周期 |
水星 |
0.05 |
0.056 |
5.46 |
87.9 d |
58.6 d |
金星 |
0.82 |
0.856 |
5.26 |
224.7 d |
243 d |
地球 |
1.00 |
1.000 |
5.52 |
1 a |
23 h56 min |
火星 |
0.11 |
0.150 |
3.96 |
1.9 a |
24 h37 min |
从表中可以看出地球与火星( )
A.质量相近 | B.体积接近 |
C.公转周期最为接近 | D.自转周期相近 |
材料中所反映的太阳系的众行星,其绕日公转方面具有一定的共同性,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A.同向性——各行星的公转方向都与地球的公转方向相同 |
B.共面性——各行星的公转轨道面与黄道面在同一平面 |
C.近圆性——各行星绕日公转的轨道都为近似正圆的椭圆 |
D.各行星都在各自的轨道上按一定规律绕日运转,各行其道,互不干扰 |
如果把太阳系中地球和水星的位置互换一下,则( )
A.地球上将会被水淹没,人类无法在地球上生存下去 |
B.地表温度太高,原子无法结合起来形成生物大分子,也就不会有生命物质 |
C.地球上将不会有大气 |
D.地球上将只有固态和晶体物质 |
下列旅游建设不符合可持续发展的是
A.在颐和园内建高等级的星级宾馆 |
B.保护北京的四合院和胡同,合理开发 |
C.开发具有乡土特色的陕西窑洞、福建客家围龙屋等民间旅游资源 |
D.积极开发以欣赏京剧和地方曲艺等具有民族传统文化特点的文化旅游业 |
近年来,旅游者的追求已从“3S”(sun、sea、sand)转移到“3N”(Nature:自然;Nostal-gia:怀乡;Nirvana:涅槃),下列旅游方式最能体现这一变化趋势的是
A.宗教旅游 | B.虚拟旅游 | C.生态旅游 | D.商务旅游 |
家住上海的小华利用暑假游览祖国的大好河山,他设计的游览线路如下图所示。据此回答下列各题四条游览线路中,能得到图示地形剖面草图的是()
A.甲 | B.乙 | C.丙 | D.丁 |
小华沿丙线路到陕西延安旅游时,有时看到景点尽在眼前,却要绕道行驶,原因是该地地形特征是()
A.沟壑纵横 | B.一望无际 | C.丘陵广布 | D.山河相间 |
澳大利亚大堡礁的最佳游览方式是
①沿岸徒步行走 ②乘坐透明游船 ③潜水 ④乘坐公交汽车
A.①② | B.③④ | C.②③ | D.①④ |
有关人们出游能力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人们的出游能力主要受经济条件和闲暇时间的限制 |
B.经济条件的差异影响旅游胜地的淡季和旺季分布 |
C.节假日国内著名风景区旅游高峰的形成,主要受游客经济收入的影响 |
D.闲暇时间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旅游过程中消费水平的高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