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下表, 完成下列各题。
类地行星 |
质量 (地球为1) |
体积 (地球为1) |
平均密度(g/cm3) |
公转周期 |
自转周期 |
水星 |
0.05 |
0.056 |
5.46 |
87.9 d |
58.6 d |
金星 |
0.82 |
0.856 |
5.26 |
224.7 d |
243 d |
地球 |
1.00 |
1.000 |
5.52 |
1 a |
23 h56 min |
火星 |
0.11 |
0.150 |
3.96 |
1.9 a |
24 h37 min |
从表中可以看出地球与火星( )
A.质量相近 | B.体积接近 |
C.公转周期最为接近 | D.自转周期相近 |
材料中所反映的太阳系的众行星,其绕日公转方面具有一定的共同性,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A.同向性——各行星的公转方向都与地球的公转方向相同 |
B.共面性——各行星的公转轨道面与黄道面在同一平面 |
C.近圆性——各行星绕日公转的轨道都为近似正圆的椭圆 |
D.各行星都在各自的轨道上按一定规律绕日运转,各行其道,互不干扰 |
如果把太阳系中地球和水星的位置互换一下,则( )
A.地球上将会被水淹没,人类无法在地球上生存下去 |
B.地表温度太高,原子无法结合起来形成生物大分子,也就不会有生命物质 |
C.地球上将不会有大气 |
D.地球上将只有固态和晶体物质 |
每年入冬后,日平均气温为3℃左右时最适宜小麦冬灌,冬灌具有明显的增产作用,下列关于冬灌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有利于缓和地温的剧烈变化,防止冻害 |
B.有利于保护表层土壤,减少风力侵蚀 |
C.可以满足农作物对水份的需求,缓解干旱状况 |
D.可能导致地下水位上升,减轻土壤次生盐渍化 |
下图为世界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等高距为50米,读图回答以下问题。若图中瀑布落差为30米,则图中D处的海拔高度可能为()
A.58米 | B.68米 |
C.82米 | D.95米 |
关于图示区域的说法,正确的是()
A.A处于山顶,始终可看见河中行驶的船 |
B.B处流水侵蚀严重,形成“U”型谷 |
C.C处在迎风坡,降水量比B处更多 |
D.D处于河流西岸,水深、流急 |
下列关于图示地区所在国家叙述正确的是()
A.经济结构单一,农矿产品出口量大 |
B.人口增长过快,就业困难 |
C.以低山丘陵为主,处于消亡边界 |
D.南部为常绿阔叶林,河流有夏汛 |
下图为“某市六次人口普查人口数量及年龄构成统计图”。读图回答以下问题。关于该市人口年龄结构变化叙述正确的是()
A.0-14岁人口比例1953年至1964年递减 |
B.0-14岁人口比例2000年至2010年增加较慢 |
C.15-64岁人口比例1964年至1982年增加较快 |
D.65岁以上人口比例2000年至2010年增加最快 |
该市15-64岁人口增加最多的时期是()
A.1953-1964年 | B.1964-1982年 |
C.1990-2000年 | D.2000-2010年 |
下图为某地3月21日至9月23日正午太阳高度变化曲线,读图完成下列各题。该地纬度可能是
A.10°S | B.10°N | C.15°S | D.15°N |
图中a值
A.为一年中最小值 | B.为一年中平均值 |
C.一年中出现3次 | D.一年中出现4次 |
耕地在国家经济发展建设中具有多种功能,如生态安全维护、国民经济贡献、基本生活保障、粮食安全保障等等功能。读我国1949-2011年耕地功能变化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1985年后出现的曲线②反映的耕地功能是
A.生态安全维护 | B.国民经济贡献 |
C.基本生活保障 | D.粮食安全保障 |
引起曲线①功能强度持续上升且跃居首位的最主要原因是
A.现代农业的发展 | B.人口总数巨大 |
C.大力开垦荒地 | D.地理环境的变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