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长江三角洲地区空间结构演化图,完成下列题。
下列有关1985~2000年期间,长江三角洲地区空间结构变化叙述错误的是( )
| A.大、中、小城市均发展较快 |
| B.城市空间结构日趋复杂 |
| C.城市由点状发展成为岛状 |
| D.该区域与外界联系减弱 |
推动本地区近年来空间结构变化较快的最主要原因是( )
| A.当地优越的地形和气候条件 |
| B.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不断增加 |
| C.大量来自内地流动人口的涌入 |
| D.地区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工业化进程加快 |
读某特大城市略图,回答18~19题。
图中A处建大型批发市场的主要优势是 ()
| A.人口稠密,靠近市场 |
| B.位于城市的几何中心 |
| C.劳动力资源丰富 |
| D.交通便利,地价低 |
该城市工业区布局的特点是 ()
| A.位于河流下游方向 |
| B.沿铁路线分布 |
| C.离城区较远,多沿交通线分布 |
| D.在城市盛行风的下风向上 |
读某城市“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变化图”和“劳动力在各行业中的百分比图”,回答16~17题。
图中,⑤→⑥反映的现象是 ()
| A.城市化加速发展 | B.城市郊区化 | C.逆城市化 | D.城乡差别拉大 |
甲、乙表示不同城市化阶段的就业比重状况,其中乙处在 ()
| A.③时段 | B.④时段 | C.⑤时段 | D.⑥时段 |
浙江温州在改革开放30年中,私营企业大发展。“走过一村又一村,村村像城镇”和“走过一镇又一镇,镇镇像乡村”是对温州30年间城市化的写照。完成14~15题。温州城市化过程的特点主要表现为 ()
| A.单个城市规模迅速扩大 |
| B.郊区城市化 |
| C.中小城市迅速发展 |
| D.逆城市化现象明显 |
温州城市化与经济发展之间主要体现为 ()
| A.工业化推动城市化 |
| B.城市化缓解了城市就业压力 |
| C.城市化推动工业化 |
| D.城市化超前了经济发展 |
若图城市功能区分布合理,完成12~13题。
高级住宅区适宜布局在城市的()
| A.M处 | B.N处 | C.O处 | D.P处 |
沿图中EOF线所作地租水平曲线正确的是()

图中A、B、C三个不同等级的城市的服务半径分别用R3、R2、R1表示,且R3<R2<R1,据此回答10~11题。
三个城市服务职能符合规律的是 ()
| A.A——小学 B——中学 C——大学 |
| B.A——小学 B——大学 C——中学 |
| C.A——中学 B——大学 C——小学 |
| D.A——大学 B——小学 C——中学 |
三个城市服务半径相对应的可能是 ()
| A.R1——集镇 R2——县城 R3——地级市 |
| B.R1——北京市 R2——深圳市 R3——中山市 |
| C.R1——乡镇 R2——深圳市 R3——省城 |
| D.R1——重庆 R2——上海 R3——北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