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梁启超在《五十年中国进化概论》中说:“革命成功将近十年,所希望的件件都落空,渐渐有点废然思返……要拿旧心理运用新制度,决计不可能,渐渐要求全人格的觉醒。”下列哪个口号呼应了上述观点

A.“师夷长技以制夷”
B.“须知今后的世界,必成劳工的世界”
C.“打倒孔家店”
D.“法者天下之公器,变者天下之公理”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新文化运动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一般来说,当帝国的权力来自一个人时,它便软弱;而当它来自千百万人民时则强大……如果学者、商人和老百姓都能关心民族的危机,那么这样的人民将是聪明的,否则就是愚昧的。”这种观点的最早倡导者应该是()

A.鸦片战争中的新思想代表
B.甲午战争后资产阶级维新派代表
C.辛亥革命时期资产阶级革命派代表
D.新文化运动中激进的知识分子代表

中共“八大”报告指出,第二个五年计划期间,在国家统一市场的领导下,将有计划地组织一部分自由市场,对所有商品,将实行按质分等论价办法,不仅不会破坏国家的统一市场,相反地,将会对国家的统一市场起有益的补充作用。由此可见,这个报告()

A.有效纠正了公社化运动的失误
B.全面总结一五计划的建设经验
C.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
D.针对苏联经济模式的有效反思

下图反映的是中国20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城镇人口数的变化情况。其中,导致从C到D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一五”计划的完成
B.“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影响
C.国民经济的调整
D.“文化大革命”的开展

洋务运动的产生是为了“继续镇压中国各族人民的武装起义,是用外国资本主义的技术巩固封建统治”;官僚地主开办的工厂是“资本主义国家军需工业的附庸,充分表现了半殖民地的性质”。这一观点表明作者()

A.站在文明演进的角度 B.站在近代化的角度
C.站在地主阶级的角度 D.站在革命者的角度

1930至1936年我国共入超32亿海关两,占近代入超总值45%,造成这一时期入超严重的主要原因是()

A.抗战时期需大量进口军事物资
B.长期内战生活资料依赖进口
C.经济危机列强向中国倾销商品
D.国民经济建设引进机器设备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