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是中国文化的源头之一。19世纪法国人比奥认为,《诗经》是“东亚传给我们最出色的风俗画之一,同时也是一部真实性无可争辩的文献。以古朴的风格向我们展示了上古时期的风俗习尚、社会生活和文明发展程度”。他在此强调《诗经》具有( )。
A.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 B.浓厚的古典主义韵味 |
C.色彩鲜明的浪漫主义传统 | D.质朴的现实主义 |
杨奎松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史研究(2)》中曾这样评价新中国的外交政策:“这是新中国外交政策从突出强调意识形态的‘一边倒’,转向较多地考虑国家现实利益而开始走向务实的一个相当重要的标志。”该观点依据的史实应该是
A.参加日内瓦会议 |
B.参加万隆亚非国际会议,提出“求同存异”方针 |
C.中美缓和 |
D.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
《礼记·中庸》中说:“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这段话不适合用来形容
A.新文化运动中蔡元培的办学思想 |
B.苏俄1921年实行的新经济政策 |
C.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的讲话 |
D.杜鲁门主义的实质 |
中科院任定成教授认为,科学理论的发展是一种累积式的发展,即既不抛弃旧理,并将其归化入更全面的理论当中。下列史实符合任教授观点的是
A.神创论与进化论 | B.相对论与量子论 |
C.经典力学与相对论 | D.经典力学与量子论 |
《新青年》中写道:“西洋人拥护德、赛两先生,闹了多少年,流了多少血,德赛两先生才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来,引到光明世界。”欧洲人在思想领域里拥护德、赛两先生的重大事件是指
A.新文化运动 | B.文艺复兴 |
C.宗教改革 | D.启蒙运动 |
封建社会的历代王朝都采取措施加强中央集权,巩固统治。下列属于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有( )
①汉武帝颁布“推恩令”②隋唐实行三省六部制
③元朝推行行省制度④明朝废除宰相制度
A.①② | B.①③ | C.①④ | D.②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