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学家陈旭麓说:“民族的反思,是在遭遇极大的困难中产生的。一百数十年来,中华民族的第一次反思是在鸦片战争后,渐知诸事不如人,只有学习西方;第二次反思开始于‘五四’前后的新文化运动,何以学了西方仍然失败……”。先进的中国人通过第二次反思得出的启示是( )。
| A.只引进西方技术不能使中国实现富强 |
| B.要从根本上动摇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 |
| C.要用暴力革命方式推翻清朝封建统治 |
| D.要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的国情相结合 |
2008年9月28日,小林和父母去深圳市民中心看音乐朗诵会《宋人弦歌》,他们将欣赏到谁的诗词作品( )
| A.周杰伦 | B.屈原 | C.张择端 | D.苏轼 |
明朝冯梦龙在《三言两拍》里有很多关于社会现象的描写,其中有这么一段话:杨八志(陕西商人)与李氏商议道:“我年近三旬,读书不就,家事日渐消乏。祖上原在闽、广为商,我欲凑些资本,买办货物,往漳州商贩,图几分利息,以为赡家之资,不知娘子意下如何?”该材料反映了( )
| A.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 B.八股取士扼杀人才 | C.重农抑商的社会风气 | D.长途贩运发展 |
促使唐诗空前繁荣的社会原因是( )
①繁荣开放文化多元的背景 ②科举制确立使中国下层文人自信、乐观、进取
③太平盛世为人们提供闲适的生活环境④唐朝诗人比其他时代更具有想象力
| A.①②③④ | B.①③④ | C.②③④ | D.①②③ |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杜甫这首《春望》诗反映的时代背景是( )
| A.农民起义,封建统治秩序动摇 |
| B.安史之乱,人民流离失所 |
| C.四川地区经济凋敝,交通闭塞 |
| D.少数民族政权南下,破坏中原稳定 |
揭露科举腐败与封建伦理纲常沦丧的作品是( )
| A.《红楼梦》 | B.《三国演义》 | C.《儒林外史》 | D.《水浒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