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宣传中央有关的民族政策,捍卫民族团结,某中学的学生会正在举办系列板报活动,新一期板报的主题是:促进民族和谐,落实民族繁荣。请你参与进来,完成下列任务:
(1)请你为本期板报设计一个标题。
(2)本期板报的前言中要体现有关我国现阶段民族关系的内容,请你来完成。
(3)我国的基本民族政策是什么?这项制度有哪些优越性?请写出来,作为板报的主要内容之一。
(4)请你就“维护民族团结,促进民族共同繁荣”提出向同学们合理化的建议,作为板报的结尾部分。
材料一:2015年2月28日,由人民日报社组织编写的《习近平用典》一书出版发行。习近平总书记在文章与讲话中精。用典,“让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活起来”,形成的文字博古通令、底蕴深厚,比如以“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要求领导干部敬民爱民;以“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警示领导干部要微到喜不忘忧、未雨绸缪;以“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要求领导干部博采知识精华。
材料二:习近平总书记在首都北京考察工作时强调。“历史文化是城市的灵魂,要像爱惜自己的生命一样保护好城市历史文化遗产。…评价一个制度、一种力量是进步还是反动,重要的一点是看它对待历史、文化的态度。要在我们的手里,把全市的文物保护、修复、利用搞好,不仅不能让它们受到破坏,而且还要让它更加增辉添彩,传给后代。”
结合上述材料,运用所学知识,思考下列问题:
(1)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滋养了每一个人的心灵,影响了每一个中国人的成长。请列举两例经典名句,并说说其对自己产生的积极影响。(4分。不得与材料和示例重复)
示例:“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教育我要勤奋学习,博彩知识精华。
(2)保护历史文化遗产,人人有责。请谈谈你的主张。
关注雾霾,分析说明。
材料一:近年来秋冬“雾锁连城”已然常态化,京津冀、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川渝(成都、重庆)四大“雾霾带”经常遭受雾霾困扰,每年雾霾导致25万人过早死亡。
材料二:2014年8月13日.环境保护部发布了《“同呼吸共奋斗”公民行为准则》,倡导公众践行低碳、绿色的生活方式扣消费模式,积极参与大气污染防治和环境保护。《准则》动员公民发现污染大气及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拨打12369热线电话进行举报;
材料三:英国“治霾高招”。1956年,颁布了世界上第一部《清洁空气法》;逐渐实现了全民天然气化,减少了蟆炭用量?到20世纪80年代,交通污染成为空气污染的首要来源,英国政府出台一系列措施对小汽车尾气排放进行严格控制,同时大力推广新能源汽车、公共交通和自行车出行;2003年伦敦更开征了“拥堵费”,对进入市中心的私家车征收“买路钱”,由此获取的收入则全部用于改善伦敦的公交系统。
(1)材料一说明了什么?
(2)《“同呼吸共奋斗”公民行为准则》的发布将会为改善材料一中的现状发挥什么作用?
(3)英国的“治霾高招”可以给我国的“治霾”工作提供哪些有益的借鉴?
探究与实践。
2014年亚太经合组织(APEC)第二十二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在北京举行。会议确立建设面向未来的亚太伙伴关系,启动亚太自贸区进程,批准《亚太经合组织互联互通蓝图》。习近平指出,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简称“一带一路”)与互联互通相融相近、相辅相成。
备注:“一带一路”沿线总人口约44亿,经济总量约21万亿美元,分别约占全球的63%和29%。
(1)材料体现了我国正在落实哪一项基本国策?
(2)我国提出亚太自贸区建设及“一带一路”建设的国际背景是什么?如何看待国际舞台上的中国?
(3)面对这样的形势,青少年应具备哪些意识?
阅读材料,分析说明。
材料一: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途经河北省,目前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已经完工,石家庄市某校九年级同学们关注到了以下消息。
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分配给河北省毛水量34.7亿立方米,入河北喾净水量30.4亿立方米,受水区涵盖京津以南整个河北平原区,涉及7个设区市、92个县、26个工业园区。到2020年,河北将有3000万人喝上优质丹江水。
(1)有的同学认为,南水北调将完全解决河北省水资源短缺问题,以后再也没有必要节约用水了,你认为呢?
材料二:同学们还关注了2015年.河北省两会上关于地下水污染的相关议题。政协委员董跃勇提及河北省地下水污染成分中重金属、有机污染物、有毒有害检出率越来越高,能够直接饮用的地下水仅30c7e多,目前一些企业违法排放事件还在延续,采取渗坑、渗井方式向地下恶意排放废水,已成为地下污染的重要途径。
(2)针对以上现象,同学们进行了讨论,并准备向有关部门提出他们的解决措施,同学们是在行使哪项奉利?他们会提出哪些措施呢?
阅读漫画,简要回答。
(1)据漫画,说一说依法治国为什么能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
(2)根据所学知识,请你为这一方略的实施提两条合理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