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 色 建 筑(12分)
近年来,世界各国竞相推出“绿色建筑”,令人耳目一新。
德国建筑学家制造成功的一种“向日葵”式旋转房屋,内装如同雷达一样的红外线跟踪器,只要天一亮,房内的马达就会启动,使整座房屋迎着太阳缓缓转动,始终与太阳保持最佳角度,使阳光最大限度地照进屋内。夜幕降临,房屋又在不知不觉中慢慢复位。这种房屋既能充分利用太阳能驱动房屋运动,保证房内的日常供热和用电,又能将明媚的光能储存起来,供阴天和夜晚使用,设计构思十分巧妙,独具匠心。
澳大利亚悉尼市为迎接举世瞩目的2000年奥运会,特意设计了世界第一家跨世纪的绿色体育馆,使人能处处体会到环保的气息:供电——由设在馆顶上的1 000组太阳能电池完成;座椅——90%由废料制造而成;纸张——即盛会期间准备张贴或使用的所有海报、入场券等,全以再生纸印刷。更奇特的是,无论是建筑的造型,还是墙壁上的装饰图案或大厅中的雕塑,均以地球、波浪、年轮、阳光、水草、叶脉、藤蔓或珍稀动物为主,使整个建筑表里如一,内外和谐。它向世界各国的人们发出忠告:热爱大自然,热爱养育我们的地球。
(1)德国建筑学家设计了一种_________,它的功能是________________ ____。(2分)
(2)澳大利亚建筑学家设计了一种_______的建筑。它的奇特之处体现在:____ __。(3分)
(3)读了这篇短文,你认为什么是“绿色建筑”?(2分)
(4)这篇短文告诉我们 。(2分)
(5)2008年北京举办奥运会,其中一个口号就是“绿色奥运”。你知道2008年北京奥运会哪些地方体现了这一精神吗?(3分)
课内阅读:
(1)《小闹钟》一课告诉我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溪生病了》一课中小溪的水原来是()、(),因为()、()、(),往小溪里丢垃圾,小溪变()了,变臭了。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一棵树,______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十棵树,______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百棵、千棵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我们都栽______________
齐给祖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阅读并回答问题。
王羲之刻苦练字的故事
王羲之是1600年前我国晋朝的一位大书法家,被人们誉为“书圣”。
王羲之于公元321年出生在山东琅邪的临沂,王家是当地的高门望族,也是书香门第。父亲收藏了很多书,又酷爱书法。自幼受着这种文化的熏陶,王羲之非常喜爱读书习字。4岁时,他就爬到桌子上,让父亲教他练习写字。7岁时,他的字就已经写得很像样子了。 他从小一丝不苟、不厌其烦地练习书法,写不好了,就重来。他像着迷似的。夏天天气炎热,人们都到树荫下去乘凉,而王羲之汗流浃背,还不肯休息;冬天三九严寒,人们都围坐在火炉旁取暖,而小羲之练字练得小手冻得红肿也不肯罢休。就这样连吃饭的时候也要拿筷子当笔,拿饭桌当纸,练个不停。他还时刻在揣摩字的结构,手指不停地在裤子上划,久而久之把裤子都磨出了个洞。他每天在庭院里的池塘边练字,在池塘里面洗笔,天长日久,那小池塘的水都变成黑色的了,家里人称它“墨池”。就这春去冬来,年复一年,他终于成为了著名的书法家。
王羲之练字专心致志,达到废寝忘食的地步。功夫不负有心人,有一次,他为人写一块匾在木板上写了几个字样,送去叫人雕刻。刻工发现字的墨渍竟然渗入木板里面约有三分深。于是人们常用“入木三分”的成语来形容书法笔力强劲,后来用它来比喻对事物见解、议论的深刻。
锲而不舍地刻苦练习,终于使他的书法艺术达到了超逸绝伦的高峰。联系上下文,说说“功夫不负有心人”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哪几方面写王羲之刻苦练字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表现王羲之刻苦练字的精神的词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给短文分层,并写出每层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学了这篇短文以后,我们应该怎样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并答问题。
李子核
妈妈买来李子,放在盘子里,打算吃完饭分给孩子们。
瓦尼亚从来没有尝过李子。他不停地围着李子打转转(zhuǎn zhuàn),一会儿去闻闻,一会儿去摸摸。他很想马上就拿一个来尝尝。
瓦尼亚黑溜溜的眼珠往四周转(zhuàn zhuǎn)了一下,看看别人没有注意他,就踮起脚尖,抓起一只李子,赶快塞(sāi sè)进嘴里去。
吃完饭后,妈妈数(shǔ shù)了一下李子,发现少了一只,就问孩子们:“你们吃过李子吗?”
大家说:“没有!”
瓦尼亚脸红得像只熟透的大番茄,也说:“没有,我没有吃!”
妈妈看了看瓦尼亚,说:“谁吃了李子,这倒不要紧。可是李子有核,谁要是把李子吞下去,那么过一天就会送命的。”
瓦尼亚听了妈妈的话,吓得脸色苍白。他摇晃着两只小手,结结巴巴地说:“没有,我把核扔到窗子外面去了。”
一家人都笑了,而瓦尼亚却哭了。划去不正确的读音。
第二自然段中,描写瓦尼亚的动作的词有 、 、________,说明瓦尼亚___________。
第三自然段中,描写瓦尼亚的动作的词有 、 、 、_______。
用“ ”画出文中的一个比喻句。它把_________比作_________。
妈妈说吞食李子会送命,是为了_______________。
“瓦尼亚却哭了”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短文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短文并回答问题
登紫金山
国庆节那天,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去登紫金山。站在山脚下,紫金山顶天立地地耸立在我们面前。山上的苍松翠柏无边无际。登山是我最喜欢的活动,但是登这么高的山,我还是第一次,心里又高兴又紧张。
开始登山了,起初,我们顺着崎岖的山路向上走,看着五彩缤纷的野花,看着茂密的绿草,看着挺拔的树木,我们觉得吃力。爬到半上腰,路就非常难走了,爸爸妈妈大声提醒我:“当心,当心啊!”“哎——”我一边答应着,一边不顾一切地往上爬。“到天文台啦!”我高兴地喊起来。接着,我们又向上爬去,山越来越险,有的悬崖陡坡,要手抓脚登才能上去。有的山路很窄,得一脚踩稳再迈另一支脚。有的山崖上长满了青苔,路很滑,我们就互相搀扶着,十分小心地向前挪动。手被荆棘划破了,可是我不怕疼,摔倒了爬起来,鼓足勇气再前进。经过两个多小时的努力,我们终于登上了紫金山的最高峰。
“胜利啦!”我激动得跳起来。紫金山真高啊!站在山顶上扬手就可以摸着天。山上凉风习习,使人心情舒畅。向远处望去,天和地连在一起;往下一瞧,高高低低的山峰一座接一座,都在我们脚下。
回家后,我心潮起伏。登山活动使我明白了做事情往往也会像登山一样遇到各种困难,但是只要有毅力,不畏劳苦,不怕艰险,就能成功。在文中找出一个表示“看”的词。写在下面:___________
文中“心潮起伏”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
从文中找出一个排比句,用“____”画出来。
从文中找出一个夸张句,用“~~~~~”画出来。
写出第一、二、四自然段的段意。
第一自然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自然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四自然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本文的中心思想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