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然后回答问题。
春望
唐·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国破山河在"中"破"给人描绘了一幅怎样的景象?
你怎样理解"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一句。

科目 语文   题型 诗歌鉴赏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羁旅诗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列各题。

清平乐

李煜

别来春半,触目柔肠断。砌 下落梅如雪乱,拂了一身还满。

雁来音信无凭,路遥归梦难成。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

【注释】①公元971年秋,李煜派弟弟李从善去宋朝进贡,被扣留在汴京。公元974年,李煜请求宋太祖让从善回国,未获允许。李煜非常想念他,常常痛哭。②砌:台阶。

(1)"乱"字一语双关,请你写出它在句中的含义。

(2)李煜《虞美人》中有"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句,请你找出此词中与它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句子,并加以赏析。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列小题。

好事近▪梦中作

秦观

春路雨添花,花动一山春色。行到小溪深处,有黄鹂千百。

飞云当面化龙蛇,天矫 转空碧。醉卧古藤阴下,了不知南北。

①该作写于词人被贬处州(今浙江丽水)时。②[天矫]:形容姿态伸展屈曲而有气势。

(1)请你想象"花动一山春色"所展现的情景,并将它描写出来。

(2)下列对这首词的内容,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

词的上片从视觉和听觉的角度写词人在山路、小溪深处的真实见闻。

B.

词的下片写词人梦中仰观所见云空的变幻和歇息于古藤阴下的心理活动。

C.

结尾两句中的"醉",不仅写卧态,而且也包括词人在梦境中的情态。

D.

"了不知南北"表现出与"一蓑烟雨任平生"一般自然平淡超脱的情绪。

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下列各题。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辛弃疾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词人登楼望远,所见之景引发了词人对历史兴亡之事的感慨。

B.

"悠悠"一词指时间漫长久远,同时暗含词人的思绪无穷无尽。

C.

"坐断东南战未休"一句用象征手法写出硝烟弥漫的战斗场景。

D.

词的构思巧妙,以设问的方式层层推进,感情深沉,意境高远。

(2)"生子当如孙仲谋"一句运用典故,表达了词人什么情感?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各题。

观沧海

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1)下列对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东临碣石"中的"临",写诗人登高观沧海,起笔气势不凡。

B."水何澹澹,山岛竦峙"用动静结合的手法描写水波和山岛。

C.诗中描写了萧瑟的秋风、汹涌的波涛,营造悲凉伤感的意境。

D.本诗寓情于景,体现诗人博大的胸襟和建功立业的豪迈情怀。

(2)"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描绘怎样的景象?请简要分析。

古诗文阅读

阅读下面诗歌,回答下列各题。

次北固山下

[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1)这是一首抒写   的五言律诗。

(2)下面对这首诗歌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以对偶句发端,点明诗人出行的方式及途经的地点。

B.颔联"阔"写出春潮水涨之景,"悬"描写了舟顺风而行之态。

C.颈联在描写景物、时令之中,蕴含着一代胜过一代的人生哲理。

D.全诗写景逼真,叙事确切,抒情真挚,首尾呼应,浑然一体。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