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健康的、性别和体重等相同的若干实验兔均分成a、b、c三组,a组不做处理, b组切除胸腺,c组损毁下丘脑。将三组兔在25℃室温条件下正常饲喂一段时间后,移入5℃实验室中,分别接种兔出血症病毒。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在5℃实验室中,a组鼠的平均体温高于c组鼠 |
B.a组鼠体内的部分B细胞和T细胞会增殖和分化 |
C.b组鼠最先出现出血症状,主要原因是其非特异性免疫能力丧失 |
D.c组鼠的血糖平衡调节能力没有丧失,尿量不能正常调控 |
下列关于反射弧的叙述,错误的是
A.反射弧通常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五部分组成 |
B.感受器接受刺激后能产生兴奋 |
C.感受器由传入神经元的神经末梢组成 |
D.效应器由传出神经元的神经末梢组成 |
下列器官系统中不能排出代谢终产物的是
A.消化系统 | B.呼吸系统 | C.泌尿系统 | D.皮肤 |
在一个实验中,研究菜青虫吃掉白菜叶并将其转换成生物量的情况。观察发现虫子一天吃2 m2的菜叶。为了估算方便,又作了一些测量。各字母的含义分别是W:该菜叶每2 m2的平均干物质量;X:虫子每天呼吸的消耗量;Y:虫子每天粪便的总量;Z:虫子每天CO2的排出量。则估算虫子每天积累的生物量B的公式应为
A.B=2W-Y-Z | B.B=W-Y-Z-X |
C.B=2W-X-Z-Y | D.B=W-X-Y |
下列有关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一种蜣螂专以大象粪便为食,则它最多能获取大象所同化能量的20% |
B.当狼捕食兔子并同化为自身的有机物时,能量就从第一营养级流入第二营养级 |
C.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能量就从非生物环境流入生物群落 |
D.生态系统的能量是伴随物质而循环利用的 |
右图所示为自然环境中生物种群数量变化曲线,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a到b点种群增长速率减小,c点时种群增长速率最大 |
B.为了可持续发展,最好将池塘中的鱼捕捞到b点 |
C.cd段波动的直接原因是迁入和迁出、出生率和死亡率变动所致 |
D.预测种群数量变化的主要依据来源于种群的年龄组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