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花蓟马是一种外来入侵害虫,主要寄生在各种植物的花内,寄主范围广泛,同时极易对杀虫剂产生抗药性。西花蓟马在不同寄主上的种群动态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可采用标志重捕法调查西花蓟马的种群密度 |
B.西花蓟马在入侵地的种群数量呈现J型增长 |
C.西花蓟马种群数量变化与寄主生长周期特点有关 |
D.杀虫剂难以改变西花蓟马抗药性基因的频率 |
下图为同一地区甲、乙两种动物的种群数量变化曲线。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t0~t1乙种群所含的能量一定大于甲种群 |
B.t1~t2甲、乙曲线峰值代表种群K值 |
C.t2~t3乙种群数量主要受内源性因素调节 |
D.t3~t4甲种群呈S型增长 |
下列关于生物学实验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达尔文的向光性实验,证明了生长素分布不均匀是植物弯曲生长的原因 |
B.观察根尖染色体加倍的活动程序包括低温诱导、解离固定、漂洗、染色、制片等 |
C.提取色素的原理是色素在层析液中溶解度越大,在滤纸上扩散速度越快 |
D.探究细胞表面积与体积的关系时,琼脂块体积是自变量,NaOH扩散速度是因变量 |
感染埃博拉病毒的患者在清除体内埃博拉病毒的过程中,不一定参与的是
A.记忆细胞 | B.吞噬细胞 |
C.浆细胞 | D.效应T细胞 |
下列关于生命活动的调节正确的是
A.在某一反射弧中神经中枢的兴奋不会引起感受器活动加强 |
B.垂体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通过体液定向运送到甲状腺 |
C.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分泌受血糖浓度的调节,不受神经调节 |
D.与胰岛素和甲状腺激素结合的受体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 |
环境中的致癌因子可通过改变正常细胞中遗传物质的结构或功能,使其变为癌细胞。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的区别在于基因中的核糖核苷酸排列顺序不同 |
B.环境中的致癌因子能改变正常细胞中的遗传物质,使其产生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 |
C.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多次变异累积可导致癌症,因此癌症可遗传 |
D.切取一块组织,可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细胞的形态,判断细胞是否发生癌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