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回答有关植物生命活动调节的问题:
(1)生产上常用生长素类似物萘乙酸(NAA)处理扦插枝条,促其生根。为了验证萘乙酸的生理作用与生长素作用相似,某人取生长状况一致的某植物嫩枝若干条,随机平分为A、B、C三组,进行了如表A中所示实验:
①实验中有 组(1或2或3)对照实验。
②用黑纸包住烧杯遮光的原因可能是 。
(2)研究者取生长良好4-5周龄拟南芥完全展开的叶,照光使气孔张开。撕取其下表皮,做成临时装片。从盖玻片一侧滴入不同浓度乙烯利溶液(能放出乙烯),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重复几次后,在光下处理30 min,测量并记录气孔直径。之后滴加蒸馏水,用同样方法清除乙烯利,再在光下处理30 min,测量并记录气孔直径,结果如左下图l所示。
①图1中用乙烯利处理叶片后,气孔的变化说明,乙烯可诱导__ _。
②用 浓度的乙烯利处理拟南芥叶,既不会伤害保卫细胞,又能获得较好诱导效果。
(3)为研究乙烯调控气孔运动的机制,研究者用乙烯利、cPTIO(NO清除剂)等处理拟南芥叶,并测定气孔直径和细胞内NO含量,结果如右上图2所示。由图2所示结果可以推测___ 。
某课题研究小组为探究生长素类似物——萘乙酸(NAA)的作用,用玉米试管苗进行了相关实验,实验数据如下:
浓度(mg/L) |
平均每株生根数(条) |
平均根长(cm) |
0.2 |
7.8 |
10.0 |
0.3 |
7.4 |
9.6 |
0.4 |
6.3 |
9.4 |
0.5 |
5.9 |
8.8 |
(1)由表中数据可知,此实验的目的是探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表中数据能否确认“0.2mg/L是该实验最适宜的浓度”?_________(能或不能)。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本实验的设计不够严谨,还需设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萘乙酸是生产上常用的生长素类似物,除本实验的应用外,还可用于防止果实和叶片的脱落、__________________。
下面是某校生物小组关于“调查人群中某些性状的遗传”课题的调查情况。
(1)血友病是X染色体上的隐性遗传病,该小组对一家庭成员进行血友病的遗传调查并记录,见下表:
家庭成员血友病调查表(说明:空格中打“√”的为血友病患者,其余为表现正常)
祖父 |
祖母 |
外祖父 |
外祖母 |
父亲 |
母亲 |
哥哥 |
妹妹 |
本人 |
√ |
由调查结果,可以判断“本人”(女性)的基因型(用B或b表示)是______________。
(2)该小组又对另一家庭的遗传病(用D或d表示)进行了调查,将调查结果绘制成下列遗传系谱图。请回答问题:
①该致病基因位于_____________染色体上,属于隐性遗传病。
②Ⅱ8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___。
③若Ⅱ6和Ⅱ7再生一个孩子,正常的概率是_________________。
④若Ⅲ10与第一个家庭中的“本人”婚配,这两种致病基因的遗传遵循____________定律。
已知豌豆种子子叶的黄色与绿色是由一对等位基因Y、y控制的,用豌豆进行下列遗传实验,具体情况如下:
实验一实验二
P黄色子叶(甲)×绿色子叶(乙) P 黄色子叶(丁)
↓↓
F1黄色子叶(丙)绿色子叶 F1黄色子叶(戊)绿色子叶
1 : 1 3 : 1
请回答问题:
(1)由实验______________可判断这对相对性状中_____________是显性性状。
(2)实验二黄色子叶(戊)中能稳定遗传的占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一子代中出现黄色子叶与绿色子叶的比例为1:1,其主要原因是黄色子叶(甲)产生配子的基因型及比例为________。
(4)孟德尔用豌豆做遗传实验容易取得成功的原因之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图是基因控制蛋白质合成的部分过程示意图。请分析回答:
(1)该图表示的过程称为__________________。
(2)图中决定②的密码子是__________________。
(3)图中①表示_______________分子,它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连接②与③的化学键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
下图为某雄性动物的细胞分裂示意图。请回答问题:
(1)A所示的细胞处于____________分裂的_____________期。
(2)C所示细胞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
(3)在A、B、C、D所示的细胞中,具有同源染色体的是_______________,染色体数与DNA含量之比为1:2的是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