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分)在一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N2+3H22NH3.达到平衡后,只改变某一个条件时,反应速率与反应进程的关系如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处于平衡状态的时间段是 (填选项);
(2)t1 t2 t3时刻分别改变的一个条件是(填选项)
A 增大压强 B、减小压强 C.升高温度
D、降低温度 E、加催化剂 F、充人氮气
t1时刻 t3时刻 t4时刻
(3)依据(2)中的结论,下列时间段中,氨的百分含量最高的是 (填选项);
(4)如果在t6对刻,从反应体系中分离出部分氨,t7时刻反应达到平衡状态,请在图中画出反应速率的变化情况;
(5)一定条件下,合成氨反应达到平衡时,测得反应混合气中氨气的体积分数为20%,则反应后与反应前的混合气体体积之比为
⑴① NH3②SO3③Cl2④BaSO4⑤酒精⑥CH3COONH4⑦HClO ⑧Cu。
以上物质中属于非电解质的是 ,属于强电解质的是 。
⑵常温下,取pH=2的盐酸和醋酸溶液各100mL,向其中分别加入适量的Zn粒,反应过程中两溶液的pH变化如图所示。则图中表示醋酸溶液中pH变化曲线的是 (填“A”或“B”),设盐酸中加入的Zn质量为m1,醋酸溶液中加入的Zn质量为m2。则m1m2(填“<”、“=”、“>”)。
⑶在25℃时,有pH为a(a≤6)的盐酸和pH为b(b≥8)的NaOH溶液,取Va L该盐酸,与该NaOH溶液中和,需Vb LNaOH溶液。若a + b>15,则Va∶Vb = (填表达式),且Va Vb(填“>”“<”或“=”)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利用废铜制取CuSO4:
(1) 甲学生进行了下列实验:取含6.4g铜的废铜和10ml 18ml·L-1浓硫酸放在圆底烧瓶中共热,起到反应完毕,最后发现烧瓶中还有铜片剩余。他根据自己所学的化学知识,认为烧瓶中还有较多的硫酸剩余。你认为他的判断是否正确,其理由是:
。写出相关的化学方程式:。
(2) 乙同学认为甲设计的实验方案不好,他自己设计的思路是:2Cu+O2==2CuO;CuO+H2SO4
==CuSO4+H2O。对比甲的方案,乙同学的优点是:
。
(3) 丙同学采用向含有废铜屑的热的稀H2SO4中,不断通入空气也能制备CuSO4,请写出相关的化学方程式:。
计算填空:
(1)1mol某金属单质与足量的H2SO4反应,放出1.5molH2(标况下)并转化为具有Ne原子的电子层结构的离子,则该金属在周期表的位置。
(2)(6 分)已知在2L的容器中进行下列可逆反应,各物质的有关数据如下:
_ aA (g)+ bB (g) 2C(g)
起始物质的量(mol): 3 2 0
2s末物质的量浓度(mol/L): 0.9 0.8 0.4
则①a=,b=;
②2S内B的反应速率=。
(3) 1 mol NO2和1mol CO反应生成CO2和NO过程中能量变化示意图,请写出NO2和CO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1)某种粒子有1个原子核,核中有8个质子,10个中子,核外有10个电子,该粒子的化学符号(包含质子数、质量数)是。
(2)某分子中有5个原子核,共有10个电子,这种分子的电子式是。
(3)下列变化中,破坏的作用力分别是什么?
食盐加热熔化:;碘升华:。
金属钨用途广泛,主要用于制造硬质或耐高温的合金,以及灯泡的灯丝。高温下,在密闭容器中用
还原
可得到金属钨,其总反应为:
请回答下列问题:
⑴ 上述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为。
⑵ 某温度下反应达平衡时,
与水蒸气的体积比为2:3,则
的平衡转化率为;随温度的升高,
与水蒸气的体积比减小,则该反应为反应(填"吸热"或"放热")。
⑶上述总反应过程大致分为三个阶段,各阶段主要成分与温度的关系如下表所示:
温度 |
25℃ ~ 550℃ ~ 600℃ ~ 700℃ |
主要成份 |
第一阶段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580℃时,固体物质的主要成分为;假设
完全转化为
,则三个阶段消耗
物质的量之比为。
⑷ 已知:温度过高时,
转变为
;
则
的
。
⑸ 钨丝灯管中的
在使用过程中缓慢挥发,使灯丝变细,加入
可延长灯管的使用寿命,其工作原理为:
。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灯管内的
可循环使用
b.
在灯丝上分解,产生的
又沉积在灯丝上
c.
在灯管壁上分解,使灯管的寿命延长
d.温度升高时,
的分解速率加快,
和
的化合速率减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