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下面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大林寺桃花
白居易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A.这是一首平淡自然的小诗,却因诗人巧用对比、拟人和夸张而意境深邃,富于情味。 |
B.诗中一、二两句前后呼应,既是纪事写景,也是在写感情和思绪上的跳跃。 |
C.诗中用桃花代替抽象的春光,构思灵巧,戏语雅趣中又启人遐思。 |
D.这首短诗表达了诗人对春的无限留恋、热爱,也表现了诗人的一片童心。 |
阅读下面这两首诗,完成下列各题。
咸阳值雨温庭筠
咸阳桥上雨如悬,万点空濛隔钓船。
还似洞庭春水色,晓云将入岳阳天。
宿城南亡友别墅温庭筠
水流花落叹浮生,又伴游人宿杜城。
还似昔年残梦里,透帘斜月独闻莺。 “咸阳桥上雨如悬,万点空濛隔钓船”展现了怎样的一幅图景?请简要描述。
答: 请结合作品,从思想感情的角度揣摩“还似”二字在两首诗中不同的表达效果。
答: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新晴
刘攽
青苔满地初晴后,绿树无人昼梦余。
唯有南风旧相识,偷开门户又翻书。
(1)第四句中的“偷”字一作“径”,你认为哪个好,请说明理由。(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首诗写出了作者怎样的心情?请结合有关诗句作简要分析。(3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列题。
渡湘江杜审言
迟日园林悲昔游,今春花鸟作边愁。
独怜京国人南窜,不似湘江水北流。
注:杜审言,唐代大诗人杜甫的祖父,仕途失意,唐中宗时曾被贬到南方极偏远的峰州,《渡湘江》写于这次流放途中。全诗的诗眼就在一个“悲”字,请简述作者如何写“悲”的。
试
就这首诗最突出的“对比反衬”手法作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江汉唐?杜甫
江汉思归客,乾坤一腐儒。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
落日心犹壮,秋风病欲苏。古来存老马,不必取长途。
(1)这是杜甫晚年客滞江汉时所写的一首诗。诗中二三联用了“片云”、“孤月”、“落日”、“秋风”几个意象,请分析其情景交融的意境。
答:
(2)诗人借“老马识途”的典故,表达了怎样的情怀?
答: (3)这首诗写景的作用是什么?
答:
古代诗歌阅读。(7分)
画菊(郑思肖)
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无穷。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注】郑思肖,南宋末年福建连江人,宋亡后,他改字忆翁,号所南,隐居苏州。 这首诗的主要表现手法是托物言志,它写出了菊花的特征,表现了诗人的情怀。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表达了南宋诗人不解的情结,朱淑真在《黄花》中也有“宁可抱香枝上老,不随黄叶舞秋风”的诗句。请选择两个角度分析二者的优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