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利用如图所示电路测量电池组的电动势E和内阻r.根据实验数据绘出如图所示的R-图线,其中R为电阻箱读数,I为电流表读数,由此可以得到E=______ V,r=____ Ω.
(1)如图是电子射线管的示意图。接通电源后,电子射线由阴极沿
轴方向射出,在荧光屏上会看到一条亮线。要使荧光屏上的亮线向下(
轴方向)偏转,在下列措施中可采用的是(填选项代号)。
A. |
加一磁场,磁场方向沿z轴负方向 |
B. |
加一磁场,磁场方向沿y轴正方向 |
C. |
加一电场,磁场方向沿z轴负方向 |
D. |
加一电场,磁场方向沿y轴正方向 |
(2)某同学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研究小车在斜面上的运动。实验步骤如下:
a.安装好实验器材。
b、接通电源后,让拖着纸带的小车沿平板斜面向下运动,重复几次。选出一条点迹比较清晰的纸带,舍去开始密集的点迹,从便于测量的点开始,每两个打点间隔取一个计数点,如图3中0、1、2……6点所示。
c、测量1、2、3……6计数点到0计数点的距离,分别记作: 。
d、通过测量和计算,该同学判断出小车沿平板做匀速直线运动。
e、分别计算出 与对应时间的比值 。
f、以
为纵坐标、
为横坐标,标出
与对应时间t的坐标点,划出
图线。
结合上述实验步骤,请你完成下列任务:
①实验中,除打点及时器(含纸带、复写纸)、小车、平板、铁架台、导线及开关外,在厦门的仪器和器材中,必须使用的有和。(填选项代号)
A. |
电压合适的50 交流电源 |
B. |
电压可调的直流电源 |
C. |
刻度尺 |
D. |
秒表 |
E. |
天平 |
F. |
重锤 |
②将最小刻度为1
的刻度尺的0刻线与0计数点对齐,0、1、2、5计数点所在位置如图所示,则
=
,
=
。
③该同学在图中已标出1、3、4、6计数点对应的坐标,请你在该图中标出与2、5两个计数点对应的坐标点,并画出
④根据 图线判断,在打0计数点时,小车的速度 = ;它在斜面上运动的加速度 = 。
(1)在做"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有人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A. | 适当加长摆线 |
B. | 质量相同,体积不同的摆球,应选用体积较大的 |
C. | 单摆偏离平衡位置的角度不能太大 |
D. | 当单摆经过平衡位置时开始计时,经过一次全振动后停止计时,用此时间间隔作为单摆振动的周期 |
其中对高测量结果精确度有利的是。
(2)有一电流表,量程为
,内阻
约为
。要求测量其内阻。可选用器材有,电阻器
,最大阻值为
;滑动变阻器甲,最大阻值为
;滑动变阻器乙,最大阻值为
;电源
,电动势约为
,内阻不计;电源
,电动势约为
,内阻不计;开关2个,导线若干。
采用的测量电路图如图所示,实验步骤如下:a.断开
和
,将R调到最大;b.合上
调节R使满偏;c.合上
,调节
使
半偏,此时可以认为
的内阻
,试问:
(ⅰ)在上述可供选择的器材中,可变电阻
应该选择;为了使测量尽量精确,可变电阻R应该选择;电源E应该选择。
(ⅱ)认为内阻
,此结果与
的真实值相比。(填"偏大"、"偏小"或"相等")
(1)由绝缘介质隔开的两个同轴的金属圆筒构成圆柱形电容器,如图所示。试根据你学到的有关平行板电容器电容的知识,推测影响圆柱形电容器电容的因素有。
(2)利用伏安法测量干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现有的器材为:
干电池:电动势约
,符号
电压表:量程
,内阻
,符号
电流表:量程
,符号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
,符号
电阻箱:最大阻值
,符号
单刀单掷开关1个,符号
导线若干
①设计测量电源电动势和内阻的电路并将它画在指定的方框内。要求在图中标出电压表、电流表的接线柱的正负。
②为了满足本实验要求并保证实验的精确度,电压表量程应扩大为原量程的倍,电阻箱的阻值应为Ω。
实验题:
(1)用示波器观察频率为
的正弦电压信号。把该信号接入示波器
输入。
①当屏幕上出现如图1所示的波形时,应调节钮。如果正弦波的正负半周均超出了屏幕的范围,应调节钮或钮,或这两个钮配合使用,以使正弦波的整个波形出现在屏幕内。
②如需要屏幕上正好出现一个完整的正弦波形,应将钮置于位置,然后调节钮。
(2)碰撞的恢复系数的定义为
,
和
分别是碰撞前两物体的速度,
和
分别是碰撞后物体的速度。弹性碰撞的恢复系数
,非弹性碰撞的
。某同学借用验证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验证弹性碰撞的恢复系数是否为1,实验中使用半径相等的钢质小球1和2(它们之间的碰撞可近似视为弹性碰撞),且小球1的质量大于小球2的质量。
实验步骤如下:
安装好实验装置,做好测量前的准备,并记下重锤线所指的位置
。
第一步,不放小球2,让小球1从斜槽上
点由静止滚下,并落在地面上。重复多次,用尽可能小的圆把小球的所落点圈在里面,其圆心就是小球落点的平均位置。
第二步,把小球2 放在斜槽前端边缘处
点,让小球1从
点由静止滚下,使它们碰撞。重复多次,并使用与第一步同样的方法分别标出碰撞后小球落点的平均位置。
第三步,用刻度尺分别测量三个落地点的平均位置离
点的距离,即线段
、
、
的长度。
上述实验中,
①
点是平均位置,
点是平均位置,
点是平均位置。
②请写出本实验的原理,写出用测量量表示的恢复系数的表达式。
③三个落地点距O点的距离
、
、
与实验所用的小球质量是否有关系?
在做“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时,某同学得到一条用电火花计时器打下的纸带如图1所示,并在其上取了A、B、C、D、E、F、G 7个计数点,每相邻两个计数点间还有4个点图中没有画出,电火花计时器接220V、 50Hz交流电源。他经过测量并计算得到电火花计时器在打B、CD、E、F各点时物体的瞬时速度如下表:
对应点 |
B |
C |
D |
E |
F |
速度(m/s) |
0.141 |
0.180 |
0.218 |
0.262 |
0.301 |
(1)设电火花计时器的周期为T,计算vF的公式为vF=___________;
(2)根据(1)中得到的数据,以A点对应的时刻为t=0,试在图2所示坐标系中合理选择好标度,作出v-t图象,利用该图象求物体的加速度a=____________m/s2;
(3)如果当时电网中交变电流的电压变成210V,而做实验的同学并不知道,那么加速度的测
量值与实际值相比________(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