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经常出现县官职位空缺,无人愿意履职的现象,即使在江南富庶之地也同样如此。出现这一现象最有可能的原因是
| A.中央集权过度,地方权力削弱 |
| B.文化教育落后,官僚人才缺乏 |
| C.商品经济发达,弃官从商普遍 |
| D.经济重心南移,文人弃北趋南 |
8.近人对某一著作有如下评论:“其书罗列甚远之国,指掌形势可谓奇书”,“…一欲制夷患,必筹夷情,尤为有用之书”。据此判断该著作可能是
| A.《海国图志》 | B.《天演论》 | C.《盛世危言》 | D.《资政新篇》 |
7.清顺治十三年(1656年)上谕:“今后凡有商民船只私自下海,将粮食货物等项与逆贼贸易者,不论官民,俱奏闻处斩。”谕中“逆贼”主要是指
| A.地方割据势力 | B.倭寇 | C.南明残余势力 | D.欧洲传教士 |
6.徐光启《农政全书》共60卷,分l2门,其中,“救荒”一门篇幅几乎占全书的三分之一,这表明
| A.当时农业落后 | B.当时政府关心灾情 |
| C.作者关心民间疾苦 | D.农民起义频发 |
5.分析表格,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 A.农业税的消长反映农业生产削弱的趋向 |
| B.非农业税的增长反映工商业的发展 |
| C.政府财政收入越来越依仗于农业税 |
| D.重农抑商政策不再实施 |
4.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说:“皇室的权,总是逐步升,政府的权,总是逐步降。”下列史实最能体现这一观点的是
| A.罢黯百家,独尊儒术 | B.文臣任知州,设通判 |
| C.“制其钱谷,收其精兵” | D.隋唐实行三省六部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