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则荣,不仁则辱。今恶辱而居不仁,是犹恶湿而居下也。如恶之,莫如贵德而尊士。贤者在位,能者在职,国家闲暇。及是时,明其政刑,虽大国必畏之矣。”这一思想主张最有可能出自先秦时的
A.法家 | B.道家 | C.墨家 | D.儒家 |
一战期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客观原因是
A.辛亥革命后受实业救国思想的推动 |
B.新文化运动的推动 |
C.帝国主义暂时放松了侵略 |
D.当时国民政府的大力扶植 |
据《明史·外国传》载:"崇祯时,历法益疏舛,礼部尚书徐光启请令其徒罗雅谷、汤若望等,以彼国新法相参较,开局纂修。"文中的"其"是指曾与徐光启长期合作的()
A. | 白晋 | B. | 利玛窦 | C. | 南怀仁 | D. | 巴多明 |
郭沫若为张衡墓题词:"如此全面发展之人物,在世界中亦所罕见。"此评价的依据之一是张衡()
A. | 创制了简仪 |
B. | 最早做了关于太阳黑子的记录 |
C. | 制定了《大衍历》 |
D. | 最早对月食作了科学的解释 |
下面两幅图表现的都是水利工具,图2与图1相比主要进步在()
图1图2
A.在进行灌溉时可节省人力 |
B.利用范围更广 |
C.可以合理利用水资源 |
D.功能上更趋多样化 |
《齐民要术•序》:“舍本逐末,贤者所非,日富岁贫,饥寒之渐,故商贾之事,阙而不录。”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①该书是我国现存最早最完整的农书 ②该书含有重农抑商的思想观念 ③该书系统地总结了我国6世纪以前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农牧业生产经验 ④该书还介绍了欧洲先进的水利技术和工具 ⑤该书也反映了当时社会民族融合的加强
A.①②③④⑤ | B.①③⑤ | C.②③④⑤ | D.①②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