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表是《时务报》以中国为主题的译稿(翻译外国人“看清朝”的文章)分类表(部分),这主要反映了维新派
类别 |
篇数 |
比例 |
列强在中国 |
215 |
47.4% |
经济/财政/商务 |
87 |
19.2% |
总论(变法维新主张) |
19 |
4.2% |
A.对变法的具体主张缺乏研究
B.希望通过变法挽救民族危机
C.通过外国人施压清政府进行变法
D.着重强调发展近代工商业经济
美国著名政治学专家塞缪尔·亨廷顿在他的《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一书中得出结论:“20世纪80年代末,随着共产主义世界的重大变动,冷战的国际体系成为历史。在后冷战的世界中,人民之间最重要的区别不是意识形态的、政治的或经济的,而是文化的区别。”作者旨在强调
A.各国文化差别明显影响政府决策 | B.政治上的区别决定着文化区别 |
C.文明冲突替代了大国的争霸 | D.多样化的文明之间互补和共融 |
“(辛亥)革命的不彻底,迁就妥协,使大盗窃国,军阀攘权……革命无统治之威,人民乏制裁之力,再看那旧染污俗,丝毫未能触及。”为此,20世纪前期先进的中国人主张
A.进行二次革命 | B.改造文化心理 | C.实行“实业救国” | D.实施预备立宪 |
下图是某学者概括的近现代中国思想发展历程简图,由此图可见近现代思想发展历程
A.是一个从器物到制度到文化的过程 | B.是一个不断碰撞分化与融合的过程 |
C.是一个不断回归传统儒学的过程 | D.是一个东学西渐的过程 |
“自版印经史之流行,寒士得书日易,此与教育之普及,相辅相成。当时尤有一事可注意者,即书籍之保存,多在东南,此区域均为寒士之新土。北方大族之旧乡,书籍反见残缺。”南北这一反差折射出
A.南方印刷技术更为发达 | B.北方士人耻于科举致仕 |
C.门阀土族退出政治舞台 | D.中国文化重心南移态势 |
“欧洲的知识精英大多已对基督教持怀疑态度,此情况在法国尤其突出,极富幻想天分的法国人还自然地由自然界联想到人类社会。既然自然界有一个统一的规律,那么人类社会也决不会例外。”为此,法国思想家
A.希望用理性迎来民主、科学的新时代 | B.打出复兴古代希腊、罗马文化的旗号 |
C.率先提出人人都可以与上帝直接对话 | D.反对智者忽视道德、追求功利的主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