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独秀认为:“无论政治学术道德文章,西洋的法子和中国的法子,绝对是两样”“若是决计守旧,一切都应该采用中国的老法子”“若决计革新,一切都应该采取西洋的新法子”“因为新旧两种法子,好像水火冰炭,断断不能相容”。下列说法中最符合题意的是
A.陈独秀倡导使用新法 |
B.陈独秀提倡民主与科学 |
C.陈独秀认为新法优于旧法 |
D.陈独秀未能正确对待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 |
马克思、恩格斯说:“由于阶级对立的发展是同工业的发展步调一致的,所以这些发明家也不可能看到无产阶级解放的物质条件,于是他们就去探求某些社会科学、社会规律,以便创造这些条件……”“发明家”是指( )
A.科学社会主义者 | B.巴黎公社领导人 |
C.空想社主义者 | D.第一国际领导人 |
1873年,法国某报纸刊登的一封读者来信写到:“我们是工业家和土地所有者,需要秩序,并不喜欢共和政体。但是,如果‘联合派’(属于君主派)获得胜利,那些现在还留在我们方面的大部分人将投入极端共和派的怀抱去了。”这段话反映出当时在法国( )
A.政治局面错综复杂 | B.无产阶级建立了共和政体 |
C.“联合派”能带来社会安定 | D.共和派已获得政治上的绝对优势 |
下列对智者学派的看法符合史实的有
①正义、 善德、真理等价值标准跟人的需要和兴趣有关,是由人制定的
②一切都是相对的,好坏优劣取决于个人的尺度
③世间没有客观的评价标准和永恒的真理
④否定了神或命运等超自然的力量对社会、人生的作用( )
A.①②③④ | B.②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③④ |
1649年1月,英王查理一世在审判法庭上说:“国王是世袭的,已经有一千多年了。你得告诉我究竟是什么权威传我来的……我愿拥护下议院的公平的权利,不敢后于在场的任何人……必须有贵族,才能构成议会,但是贵族在哪里呢?”这反映了当时英国( )
A.传统议会制度瓦解 | B.贵族地位开始没落 |
C.议会拥用绝对权力 | D.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
亚里士多德在《政治学》中认为,世上有两种形式的平等,即数量平等和比值平等。数量平等是绝对平均主义;比值平等则根据个人的实际价值,按比例分配与之相称的事物。根据上述观点,通常所说的“分数面前人人平等”应该是( )
A.更接近于数量平等 | B.更接近于比值平等 |
C.数量平等高于比值平等 | D.既非数量平等又非比值平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