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朱履贞在《书学捷要》中说:“书肇于画,象形之书,书即是画也……楷、真、草、行之变,书离于画也。昆虫、草木、山水、人物、黼黻藻绘、傅采饰色,画异于书矣。”对这段话的理解准确的是
A.书画同源是中国古代艺术发展的重要特征 |
B.书法和绘画在本质上具有很大不同 |
C.书法艺术自由多样的线条具有特殊美感 |
D.绘画艺术注重景物的逼真摹写 |
APEC组织成立的时间是()
A 1986年B 1989年 C 1992年 D 2001年
黄宗羲提出:“古者以天下为主,君为客,凡君之毕世而经营者,为天下也”。然而,后来的君主却“以为天下利害之权益出于我,我以天下之利尽归于己,以天下之害尽归于人”,并且更“使天下之人不敢自私,不敢自利,以我之大私,为天下之大公”,“视天下为莫大之产业,传之子孙,受享无穷”(均见《原君》)。这说明黄宗羲()
A.先于卢梭提出资产阶级理论范畴的社会契约思想 |
B.对君主“家天下”的行为持模糊态度 |
C.彻底否定了中国历史上的君主现象 |
D.强调对于君主,他的义务是首要的,权力是从属于义务之后为履行其义务服务的 |
宋代文学处在一个承前启后的阶段,即处在中国文学从“雅”到“俗”的转变时期。导致这一现象出现的因素不包括()
A.商业的繁荣 | B.市民阶层的扩大 | C.城市布局的转变 | D.文学自身的没落 |
春秋以后,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原有的土地制度受到破坏,新兴的封建势力在夺取政权后,相继实行变法改革,确立了土地私有制度,允许“民得买卖土地”。秦朝建立后,秦始皇在琅琊石刻上却作宣告说:“六合之内,皇帝之土,人迹所至,无不臣者”(《史记·秦始皇本纪》)。对此理解错误的是()
A.土地私有制度,成为秦朝土地制度的主要形式 |
B.秦朝土地私有制,不是纯粹的私有制形式 |
C.秦朝土地私有制,是在国家最高所有权支配下的土地私有制度 |
D.秦始皇废除了土地私有制度 |
公元前219年,秦始皇来到泰山下。这里原是齐国故地,号称“礼仪之邦”。始皇就令人在泰山所刻的石上记下“男女礼顺,慎遵职事,昭隔内外,糜不清净,施于后嗣,予以表彰”。由此可见,秦始皇主张()
A.书同文 | B.度同制 | C.车同轨 | D.行同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