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天朝田亩制度》实际上是一个和谐社会的公平的经济制度;也有人说它是近代民主革命中一个科学的政治纲领。你认为下列关于《天朝田亩制度》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A.它建立在落后的自然经济基础上 |
B.它与我国正在建设的和谐社会有着本质的区别 |
C.它反映了农民阶级的生活理想 |
D.只要具备一定的客观条件,它就会变为现实 |
“英国国内的纺纱厂大都依靠水力工作,几乎所有的纺纱厂都建在水边,离开了水,这些工厂将无法工作。如果不解决动力,那么英国将无法解决殖民地布匹的供应问题。”这个问题的解决得益于
A.飞梭的发明 | B.蒸汽机的使用 |
C.汽船的发明 | D.“珍妮机”的出现 |
公元前6世纪末,执政官克利斯提尼取消了原有的部落组织形式,建立了十个实际上是按地区划分而不是基于氏族血缘关系的新部落。这项改革
A.激化了雅典的社会矛盾 | B.为雅典民主政治奠定了基础 |
C.大大削弱了贵族的政治力量 | D.债务奴隶重新获得了自由 |
中国共产党第八次代表大会和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之所以能制定出正确的方针政策,主要是
A.认真总结了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 | B.正确认识了我国的基本国情 |
C.确立了经济建设为重心的工作重点 | D.借鉴了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 |
1955年,在印度尼西亚的万隆召开了亚非会议,这是第一次没有西方国家参加的会议。周恩来代表中国政府在会上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为会议的圆满成功奠定了基础。方针中的“异”是指
A.社会制度不同 | B.经济发展水平不同 |
C.民族、区域不同 | D.宗教信仰不同 |
毛泽东在1949年召开的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指出:“在革命胜利后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还需要尽可能地利用城乡私人资本主义的积极性,以利于国民经济的向前发展。在这个时期内,一切不是于国民经济有害而是于国民经济有利的城乡资本主义成分,都应容许其存在和发展。”基于这种认识,毛泽东主张建国后
A.奖励发展资本主义实业 | B.资本全部收归国有 |
C.实行“耕者有其田”的政策 | D.实行“节制资本”的政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