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外阅读。
往事
父亲的朋友送给我们两缸莲花:一缸是红的,一缸是白的,都摆在院子里。
八年之久,我没有在院子里看莲花了但故乡的园院里,却有许多:不但有并蒂的,还有三蒂的,四蒂的,都是红莲。 九年前的一个月夜,祖父和我在园里乘凉。祖父笑着和我说:“我们园里最初开三蒂莲的时候,正好我们大家庭中添了你们三个姊妹。大家都喜欢,说是应了花瑞。”
半夜里听见繁杂的雨声,早起是浓阴的天,我觉得有些烦闷。从窗内往外看时,那一朵白莲已经谢了,白瓣儿小船般散飘在水面。梗上只留下小小的莲蓬,和几根淡黄色的花须。那一朵红莲,昨夜还是菡萏的,今晨却开满了,亭亭地在绿叶中间立着。
仍是不适意!徘徊了一会儿,窗外雷声作了,大雨接着就来,愈下愈大。那朵红莲,被那紧密的雨点,打得左右欹斜。在无遮蔽的天空之下,我不敢下阶去,也无法可想。
对屋里母亲唤着,我连忙走过去,坐在母亲旁边回头忽然看见红莲旁边的一个大荷叶,慢慢的倾侧了来,正覆盖在红莲上面……我不宁的心绪散尽了!
雨势并不减退,红莲却不摇动了。雨点不住的打着,只能在勇敢慈怜的荷叶上面,聚了些流转无力的水珠。
我心中深深的受了感动
母亲呵!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
(1)这篇散文抒写和歌颂的对象是什么?全文的点睛之笔是什么?
(2)第二、三段交代八九年前的作用是( )
| A.说明我喜欢莲花已不是一天两天了。 |
| B.抒发自己对故乡园院中红莲的思念之情,介意表达对故乡亲人的怀念。 |
| C.写一段趋势,丰富文章内容,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 |
| D.借祖父的话暗示“我”与红莲之间的关系,为后文主题的揭示设下伏笔。 |
(3)根据上下文,试推断下面词语的含义。
应:
菡萏:
(4)“我不宁的心绪散尽了!”一句中的“不宁的心绪”指什么?
(5)试用简明的词语概括文中“我”的感情变化。
(6)我国唐代诗人孟郊曾写过一首诗《游子吟》,其中的四句“什么”抒发了与本文相同的感情。写作手法上都是抓住了生活的细节,以小见大的反应自己对生活的感情。
我会读。
大自然的邮票
春天的树上,长出小小的芽瓣。夏天的树上,挂满肥肥的叶片。秋天的树上,树叶涂满火红和金黄。冬天的树下,树叶落地化成泥土。落叶是大自然的邮票,把一年四季寄给你,寄给我,寄给大家。
1、这一段话共有()句。
2、填空:
(1)一年有()、()、()、()四个季节。
(2)春天的树上,芽瓣是();夏天的树上,叶片是();秋天的树叶颜色有()和();冬天的树下,满地是()。
(3)大自然的邮票是指()。
阅读天地。
蚂蚁吃青虫
蚂蚁吃青虫才有趣呢。一天傍晚,我看见一只蚂蚁拖来一条大青虫,到了洞口拖也拖不进去。它们不咬青虫的皮,却专啃(kěn)青虫的嘴,有的蚂蚁还从青虫的嘴里钻进去。第二天早晨,我发现蚂蚁洞口的大青虫只剩下一张皮了。
1、作者两次看蚂蚁吃青虫。第一次的时间是______,第二次时间是______。
2、用“﹏﹏”画出描写蚂蚁吃青虫动作的词语。
3、仿照例子写句。
蚂蚁吃青虫真有趣!
__________真______________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春天来了,草地上一片青绿,粉红的桃花也开了,雪白的小兔在草地上跳来跳去,鹅黄色的野花也向我们点头。春天真美啊!
1、短文写了春天的()、()、()和()。
2、请在文中用“”画出表示颜色的词语。
3、找出文中赞美春天的话写下来。
我的作品。
春天的颜色
chūn tiān shìshén me yán sè
春 天 , 是 什 么 颜 色 ?
xiǎochǎotànchūtóulái yìyǎnjiùkàndàolelán tiā
小 草 探 出 头 来,一 眼 就 看 到 了 蓝 天。
gāo xìng de shuō chūn tiān shì lán sè de
高兴地说:“春天是蓝色的。”
xiǎoyángpǎochūjuàn lái yi yǎn jiùkàndàoleqīngcǎo
小羊跑出圈来,一眼就看到了青草,
gāo xìng de shuō chū tiān shì lù sè de
高 兴 地 说 : “春 天 是 绿 色 的。”
xiǎomìfēngfēichūfēngfáng yi yǎn jiùkàndàoletáohuā
小蜜蜂飞出蜂房,一眼就看到了桃花,
gāo xìng de shuō chūn tiān shìhóngsède
高兴地说:“春天是红色的。”
(1)小草说春天是_________的,小羊说春天是__________的,小蜜蜂说春天是_________的。
(2)小朋友,你眼中的春天是什么颜色的?为什么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会阅读。
小花猫看见人会出汗,觉得奇怪:“咦,我怎么没汗呢?”它去问老牛。老牛指着自己汗淋淋的鼻子说:“汗?在鼻子上。”小花猫摸摸鼻子,没汗!
小花猫再去问小马。小马在凉快的地方打滚。它指着自己的身体说:“汗?在身上。”小花猫舔舔全身,没汗!
小花猫又去问小狗。小狗正吐着舌头乘凉。它说:“汗?在舌头上。”小花猫看不清舌头。小花猫去找小猪帮忙看舌头。小猪笑了:“你又不是狗,汗怎么会在舌头上?”小猪把脚掌翻开,又叫小花猫把脚掌翻开。哈!两个都笑了:“原来,我们的汗藏在这里!”
1、短文共有()自然段。
2、读了短文,我知道老牛的汗在(),小马的汗在(),小狗的汗在(),小花猫和()的汗都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