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明和他的同学在实验室发现上一次实验后忘记塞上瓶塞的氢氧化钠溶液的试剂瓶瓶口周围有一些白色固体。他们怀疑氢氧化钠溶液已经变质,于是进行了如下实验探究。
【提出问题】氢氧化钠溶液是否变质?
【提出猜想】
①该氢氧化钠溶液没有变质;②该氢氧化钠溶液部分变质;③该氢氧化钠溶液全部变质。
【实验验证】
【讨论】小明同学认为,根据上述实验(1)(2)可推断,猜想②正确。而小张则认为猜想③也可能正确,理由是 。
于是小王又设计了如下补充实验:
(1)取原溶液少量于试管中,逐滴加入BaCl2溶液至 。静置,分层。
(2)取上层清液,向其中加入CuSO4溶液,若有蓝色沉淀产生,则说明氢氧化钠溶液部分变质,化学方程式: 。反之则说明氢氧化钠溶液已经全部变质。
【反思】该氢氧化钠溶液变质的原因可能是(用化学方程式示): 。
由此,同学们建议实验室保存氢氧化钠时应注意密封保存。药品密封保存的原因很多,请你写出浓硫酸需要密封保存的原因 。为了除去氢氧化钠溶液中变质产生的碳酸钠,你认为可选用下列物质中的 (填序号)。
A.稀盐酸 | B.氢氧化钙溶液 | C.氯化钙溶液 | D.氯化钠溶液 |
按图组装仪器,关闭止水夹,通电使红磷燃烧。请回答下列问题:
(1)燃烧的现象是;
(2)红磷燃烧一段时间后,自动熄灭了,你认为原因是;
(3)冷却后,松开止水夹,你观察到的现象为:。
下图是探究酒精灯灯焰结构及性质的实验示意图:
请写出图中所示灯焰各部分的名称:a,b,c。
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用如图装置进行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的实验,燃烧、冷却后打开止水夹,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约占集气瓶容积的70%.
(1)如图中A仪器的名称是,燃烧、冷却后打开止水夹,水能进入集气瓶中的原因是:.
(2)如镁条只和空气中的氧气反应,则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最多不超过其容积的%.现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约为其容积的70%,根据空气的组成可推出减少的气体中肯定有气体.
【发现问题】氮气是怎么减少的呢?
【查阅资料】镁条在氮气中燃烧,生成氮化镁Mg3N2固体,镁条还可以在二氧化碳中燃烧生成碳和氧化镁.
【假设】氮气与镁条反应而减少.
(3)通过以上探究,你会发现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选择可燃物的时候应注意:.
用下图所示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
(1)若检查装置的气密性良好后,在集气瓶内加入少量水,并 将水面上方空间分为5等份,在点燃燃烧匙内的足量红磷前还应做的准备工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点燃红磷并伸入到空气瓶中,可观察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待_______________时,打开弹簧夹,此时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出现该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该实验中,集气瓶内压强的变化过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室选用下列装置制取气体。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1)图1中仪器①的名称,该装置中发生的化学方程式为。
(2)用图2装置也可以制取二氧化碳气体,实验前检查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其中块状固体应放置在处(填“A”或“B”)。利用图2装置反应一段时间后,需停止反应,其操作是。
(3)用图3装置制取氧气,反应结束后冷却,对制取氧气后的固体残渣(假定已完全反应)作如下回收处理:
①通过以下四步实验操作回收二氧化锰。正确操作的先后顺序是(填写序号)。
A.烘干B.溶解C.过滤D.洗涤
②过滤、蒸发时都需用到的仪器是(填序号)。
A.酒精灯B.烧杯C.玻璃棒 D.漏斗
(4)若用装置图3制取气体过程中反应剧烈,从实验安全角度考虑,可采取的措施有(填序号)。
①用容积较小的锥形瓶②控制液体的滴加速度
③加热反应物④降低反应物浓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