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各种物质所发生的变化中,前者属于化学变化,后者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冰雪融化,由空气制氧气 |
| B.钢铁生锈,烧制石灰 |
| C.蜡烛燃烧,蜡烛熔化 |
| D.汽油挥发,食物腐烂 |
生物体死亡后,体内含有的碳-14会逐渐减少(称为衰变)。因此科学家可通过测量生物体遗骸中碳-14的含量,来计算它存活的年代,这种方法称之为放射性碳测年法。碳-14原子核中含6个质子与8个中子,在衰变时,其中一个中子变成了一个质子形成新的原子核。下列关于新原子核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碳原子核,含7个质子,8个中子 |
| B.氮原子核,含7个质子,7个中子 |
| C.碳原子核,含6个质子,7个中子 |
| D.氧原子核,含7个质子,8个中子 |
甲、乙两种不含结晶水的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t1℃时,100g甲的饱和溶液中溶解了20g的甲 |
| B.将t2℃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3℃(溶剂的量不变),两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
| C.t2℃时,要使接近饱和的乙溶液达到饱和状态,可采用蒸发溶剂的方法 |
| D.分别将t2℃甲、乙两种物质的溶液降温至t1℃,一定都有晶体析出 |
某物质经分析只含有一种元素,下列有关该物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一定是纯净物 | B.一定是单质 | C.一定不是化合物 | D.可能是混合物 |
为了探究影响锌与盐酸反应剧烈程度的因素,某学习小组设计了下列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对比实验①和②,可研究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对反应剧烈程度的影响 |
| B.对比实验②和③,可研究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对反应剧烈程度的影响 |
| C.对比实验②和③,可研究温度对反应剧烈程度的影响 |
| D.对比实验①和②,可研究温度对反应剧烈程度的影响 |
豆浆被称为“植物奶”,其中含有的异黄酮(C15H10O2)具有防癌功能。下列关于异黄酮说法正确的是
A.异黄酮中共含有27个原子
B.异黄酮中C、H、O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5:10:2
C.一个异黄酮分子中含有一个氧分子
D.异黄酮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