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化学是一门实验科学。我们可以通过观察肉眼可见的实验现象,再加上分析推理,来认识分子的性质和确认分子的真实存在。
【实验理解】(1)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

在大烧杯罩住的两个小烧杯中,分别盛有        
A.浓氨水和酚酞溶液     
B.酚酞溶液和酚酞溶液
C.浓氨水和浓氨水
(2)本实验用到对照的方法,起对照作用的是   不变色和    变色。
(3)实验中可以直接观察到的项目是     
A.氨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B.氨分子在不断运动
C.氨分子之间有间隔
D.A烧杯和B烧杯内的溶液都变红 
E.A烧杯内的溶液变红
【实验延伸】某同学对浓氨水使酚酞溶液变红的速度发生了浓厚的兴趣,并设计了以下探究实验:
①制备“标准色”溶液:取浓度为20%的5mL浓氨水、20mL酚酞溶液注入小烧杯,并给小烧杯蒙上塑料薄膜。
②另取适量药品用一只大烧杯和两只小烧杯仿照上图进行实验,观察并测定酚酞溶液变成“标准色”所需的时间。
【问题探究】
(4)给“标准色”溶液的小烧杯蒙上薄膜的作用是                 
(5)想尽快使酚酞溶液变成“标准色”的方法有多种,一种方法是                       ,还有一种方法是                    

科目 化学   题型 填空题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相对分子质量的概念及其计算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从H、C、N、O、Na、K六种元素中选择适当的元素,用化学用语填空。

(1)空气中体积分数约为78%的气体单质  

(2)电子数为10的原子团  

(3)小苏打中金属元素的化合价  

(4)溶于水使溶液温度降低的盐  

(5)一种常见液态燃料的燃烧  

(6)有复合肥生成的中和反应  

复习常见的碱的性质时,在老师引导下同学们进行了归纳,并设计了学案。以下是学案的部分内容,请你完成。

【知识回顾】氢氧化钠溶液因与空气中的  (填物质化学式)发生反应易变质,所以必须密封保存。

【举一反三】Ba(OH)2是一种易溶于水的碱,向Ba(OH)2溶液中加入少量液态三氧化硫,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实验探究一】碱能与酸发生中和反应,为探究中和反应是否已经发生,设计了如下实验:

(1)向盛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中先滴加几滴酚酞溶液,再缓慢滴加稀盐酸,边加边搅拌。当观察到  ,说明中和反应已经发生。

(2)向盛有少量石灰乳的烧杯中加入适量稀盐酸,并搅拌,观察到白色浑浊完全消失,该实验  (填“能”或“不能”)说明中和反应已经发生。

【实验探究二】向盛有氯化铜溶液的烧杯中加入过量稀氢氧化钠溶液,观察到  ,说明碱能与某些盐发生反应。

【实验探究三】在完成实验探究一、二后,将三只烧杯中的所有物质倒入废液缸,最终得到澄清溶液。该溶液中除酚酞外,一定含有的溶质有  

【归纳总结】碱能跟某些非金属氧化物、酸、某些盐反应,还能使酸碱指示剂显色。

根据如图回答问题:

(1)写出仪器①的名称:  

(2)实验室若用装置A制取较纯净的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可以选 (填装置序号)作收集装置。

(3)实验室制取CO2,应选择的发生和收集装置的组合是  (填装置序号)。在装入药品前,必须要进行的实验操作是  

A、B、C、E、F分别为单质、氧化物、酸、碱、盐五种物质类别中的一种常见物质,已知A是最常用的溶剂,E俗称纯碱。它们之间相互关系如图所示,图中“一”表示相连的物质能相互反应,“→”表示一种物质转化成另一种物质(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物质A是  

(2)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A→B:  ,E→F  

(3)图中反应涉及的基本反应类型最多有  种。

如图是a、b、c三种固体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图。请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20℃时,溶解度最大的是  

(2)欲将c物质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用的方法是  (填“降低”或“升高”)温度。

(3)20℃时,向30g物质a中加入50g水,充分溶解并恢复到原温度,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  g。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当b中混有少量a时,可用蒸发结晶的方法提纯b

B.20℃时,用a、b、c三种固体配制等质量的饱和溶液,所需水的质量大小关系是b>a=c

C.将20℃的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大小关系为b>a>c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