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11分)下丘脑在人体生理调节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请据图回答问题(甲、乙、丙、丁为人体内某种结构或细胞,A、B、C为调节物质):

(1)图中下丘脑参与的生理调节方式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当人体处于寒冷环境中,图中物质____________(填字母)在血液中的含量明显升高。
(2)当正常人处于饥饿状态时,图示中____________(填字母)增多,在机体内通过促进______________________过程,以维持机体的血糖平衡。如果图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部位受损,会使人患糖尿病。
(3)当人体受到寒冷刺激时,兴奋只能由大脑皮层的神经细胞传到下丘脑的神经细胞,而不能反向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血液中物质A的含量过高时,抑制下丘脑和甲的分泌活动,该调节方式称为________________。
(5)在受到寒冷刺激时,甲分泌的激素只能作用于特定的细胞,而A激素可作为多数细胞的信号,这与细胞膜上具有特定的                      物质有关。
(6)下丘脑除参与图示调节过程外,还能分泌              ,由甲释放到血液中,调节人体内水的平衡。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气候变化与生态系统的碳循环密切相关。下表为 AB 两个不同时期陆地生态系统与大气环境的碳交换情况。

时期
碳吸收量( KgC.a -1
碳释放量( KgC.a -1
A 1.20×1014
1.20×1014
B 1.20×1014
1.26×1014

(1)生态系统碳的吸收主要是通过作用实现的,碳的释放主要是通过作用实现的。
(2)表中时期的生态系统处于稳定状态,原因是
(3)由于过度的人工碳排放,破坏了生态系统的,导致大气中增加并引起全球气候变化。
(4)人们正在积极开发新能源以减少碳排放。如"叶绿素太阳能电池"是模仿类囊体吸收光能的特征而制造的,类囊体吸收光能的过程发生在光合作用的阶段;又如经改造的蓝藻能在细胞内将光合作用产生的直接发酵转化为燃料乙醇。

血糖平衡对机体生命活动具有重要作用。如图是血糖调控模式图,据图回答:

(1)当机体处于低血糖状态时,如果机体通过途径①→②→③使血糖水平恢复正常,其主要机理是分泌增多,促进了分解成葡萄糖,使血糖水平升高。
(2)如果机体长期处于高血糖状态,可能的原因是胰岛细胞受损,导致体内分泌减少。
(3)胰腺中调控血糖水平的主要激素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或多肽,它们的合成和加工过程需要等细胞器直接参与。激素合成时所需的能量,只要由细胞呼吸产生的直接提供。

克氏综合征是一种性染色体数目异常的疾病。现有一对表现型正常的夫妇生了一个患克氏综合征并伴有色盲的男孩,该男孩的染色体组成为44+ XXY 。请回答:
(1)画出该家庭的系谱图并注明每个成员的基因型(色盲等位基因以 B b 表示)。
(2)导致上述男孩患克氏综合征的原因是:他的(填 "父亲"或"母亲")的生殖细胞在进行分裂形成配子时发生了染色体不分离。
(3)假设上述夫妇的染色体不分离只是发生在体细胞中,①他们的孩子中是否会出现克氏综合征患者?②他们的孩子患色盲的可能性是多大
(4)基因组信息对于人类疾病的诊治有重要意义。人类基因组计划至少应测条染色体的碱基序列。

苏云金芽孢杆菌产生的毒蛋白能使螟虫死亡。研究人员将表达这种毒蛋白的抗螟虫基因转入非糯性抗稻瘟病水稻的核基因组中,培育出一批转基因抗螟水稻。请回答:
(1)染色体主要由组成,若要确定抗螟基因是否已整合到水稻的某一染色体上,方法之一是测定该染色体的
(2)选用上述抗螟非糯性水稻与不抗螟糯性水稻杂交得到 F 1 ,从 F 1 中选取一株进行自交得到 F 2 F 2 的结果如下表:

表现型
抗螟非糯性
抗螟糯性
不抗螟非糯性
不抗螟糯性
个体数
142
48
50
16

分析表中数据可知,控制这两对性状的基因位于染色体上,所选 F 1 植株的表现型为。亲本中抗螟非糯性水稻可能的基因型最多有种。
(3)现欲试种这种抗螟水稻,需检验其是否为纯合子,请用遗传图解表示检验过程(显、隐性基因分别用 Bb 表示),并作简要说明。
(4)上表中的抗螟水稻均能抗稻瘟病(抗稻瘟病为显性性状),请简要分析可能的原因。

为研究兔红细胞在不同浓度 NaCl 溶液中的形态变化,请根据以下提供的实验材料与用具,写出实验思路,设计记录实验结果及原因分析的表格,并填入相应内容。
材料与用具:兔红细胞稀释液、质量分数为1.5%的 NaCl 溶液、蒸馏水、试管、显微镜等。
(要求:答题时对NaCl溶液的具体配制、待观察装片的具体制作不作要求)
(1)实验思路:
·
(2)设计一张表格,并将预期实验结果及原因分析填入该表中。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