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李贽说:“夫天生一人,自有一人之用,不待取给孔子而后足也。若必待取足于孔子,则千古以前无孔子,终不得为人乎?”其思想核心是( )
A.维护封建礼教 | B.主张学以致用 |
C.反对权威崇拜 | D.抨击腐朽统治 |
近代中国一些进步思想家主张进行政治制度的改革。第一次提出“设投票箱,由公众选举官吏”的思想家及其论著是
A.魏源的《海国图志》 | B.洪仁玕的《资政新篇》 |
C.梁启超的《变法通议》 | D.孙中山的《民报·发刊词》 |
第二次鸦片战争中,美俄两国的共同态度是
A.调停中国与英法的矛盾 |
B.保持中立立场 |
C.直接出兵中国 |
D.帮助英法共同侵略中国 |
与中国古代农民战争相比,太平天国运动呈现的新时代特点主要是
A.利用宗教发动和组织群众 |
B.定都天京,建立与清王朝相对峙的政权 |
C.把斗争的矛头直接指向封建土地制度 |
D.反封建的同时,又担负起反对外来侵略的任务 |
鸦片战争爆发后,道光帝发布上谕问道:“究竟该国地方周围几许?所属国共有若干?……英吉利至回疆各部有无旱路可通?不素有无往来?”这表明
A.当时道光帝连英国的地理位置都不知道 |
B.道光帝已认识到闭关自守不利于自己的统治,开始了解情况 |
C.鸦片战争使道光帝猛醒,要战胜敌人必须做到知己知彼 |
D.在同敌人进行海上作战时,道光帝对塞防已有所关注 |
在太平天国运动发展过程中,西方列强对其实行的政策是
A.由“中立”到剿杀 |
B.自始至终进行剿杀 |
C.自始至终奉行不干涉政策 |
D.由太平天国支持到支持清政府 |